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燃冰有望成为全球21世纪最大新能源

(2012-03-23 16:30:35)
标签:

可燃冰

新能源

杂谈

分类: 宏观经济

 可燃冰又称固体甲烷,全球储量丰富,相当于全球煤炭、石油热能总储量的两倍,足够人类享用一千年。随着全球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的锐减和价格的高涨、开采无污染的新能源已成为一场新的能源革命。由此引发了全球可燃冰的开采热潮。

NHK消息,日本已于今年 215日中午12时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海底开始进行可燃冰钻探试验。据悉,这是人类首次对可燃冰进行海底勘探,若能成功将为人类有效利用可燃冰资源提供宝贵经验。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广泛分布于海洋陆棚及斜坡的沉积物中和陆地永久冰土带。因其天然气组分中甲烷占80%-99.9%,故又称甲烷水合物。其燃烧后产生水,没有任何污染,故称清洁性新能源。

据相关资料显示,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全球约有27%的陆地是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地区。在全球边缘海、深海槽区及大洋盆地中,有利于形成水合物的海区面积约为18.9亿平方千米,占其总面积的30%。据科学家初步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所含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含碳总量的两倍。迄今为止,天然气水合物已经成为最有价值、最具潜力的海底矿产资源。若能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开采,许多国家都可实现能源自给,现存的世界能源贸易将可能彻底改变。

据统计,全球现已累计发现超过230个天然气水合物矿区。日本对可燃冰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还发表了《甲烷水合物开发计划》,正式启动了为时18年的甲烷水合物的开发性研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国家政府也都分别制定了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的长期研究计划,计划在5-10年内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开采。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由此展现了中国的可燃冰开发的陆地资源和南海的海底资源优势。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学科,如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钻探工程、海洋生物学等,需要各领域专家的共同的合作。由于在开采过程中会发生温、压变化及相变,与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比,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更为不易。对于其陆地开采,目前各国常见的开采技术包括:降压开采法、注热开采法、化学剂开采法、二氧化碳置换法以及多种开采模式组合法。相比而言,海洋可燃冰开采难度更大,虽然尚未形成成熟的开发技术方案,但人类还是迈出了步伐。2007年,中国海洋地质调查部门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钻探取样,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可燃冰勘探热潮表明,人们日益感到在全球传统能源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这一洁净能源,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新能源开发带来无限商机。日、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率先启动可燃冰的研发和开采,中国应抓住这一重大商机,在可燃冰新能源开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引导全球性的能源革命,为21世纪经济发展探寻新的动能和后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