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价上涨通货膨胀 |
分类: 改革探索 |
发改委宣布从11月20日起,对非居民用电每度提价2.8分,下一步居民用电也将实行累进式电价。现在从企业到民众用电已经达到了无处不用、无时不用的普及程度。电价调整自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此次电价上调的正面效益:一是解决火力发电厂多年亏损问题。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煤价放开市场化,电价一直由国家垄断定价,这种煤电价格倒挂,导致火电厂大面积亏损,这次调价意在解决火电厂高煤价、低电价之苦。二是我国电网一直由国家建设和垄断经营,此次提电价使电网售电价上升,也改善了电网的运营效益。三是过去电价在市场上反应失真,这次调价后有利于节约电能和环境保护。
但是世上的事物总是利弊相随的,此次提高电价之举是四年来的第一次,自然引起诸多企业和民众的广泛关注,专家担心资源性产品涨价,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前天发改委决定成品油每吨上涨480元,每升涨价0.38元。哈市的93号汽油价格已高达6.18元/升。今天发改委又决定非居民用电每度上调2.8分。现在全国各地水价涨声一片。下一步南方的天然气可能因气候异常供应断档而涨价。
资源性产品均居上游产品,如果大幅涨价,势必带动中游产品和下游产品涨价助推通货膨胀。
当前由于投资过旺,市场上资金流动性过剩。国外热钱盯着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民众普遍担心明、后两年要出现通货膨胀局面。发改委趁势大幅调整电价,将与高价位的房市、股市相呼应,催生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我们不得不防。
实践证明发改委管物价,管啥啥涨价,发改委管物价仍然是计划经济的旧职能,与市场定价机制相悖,这不是发改委官员之过错,而是我们的管理体制和定价机制有问题。为此要尽早把产品定价机制由政府垄断还给市场调解,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周期性通胀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