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善金融环境是提振经济的重要保障

(2009-07-31 07:48:03)
标签:

金融环境

经济振兴

重要保障

分类: 改革探索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怎么看中国的金融创新呢?这是一个新的思考。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源于美国的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品太多、太乱,导致金融泡沫在全世界范围蔓延,放大了各国的金融坏账,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和灾难,现在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加强金融监管是20国峰会的共识。中国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慢反而因祸得福了,所以说中国只有外来的冲击,没有内在金融危机,因为中国的汇率没有放开,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没有到位,有了这个防火墙,我们堵住了这次金融灾害,受的损失相对较小。

   后危机时代我们要深层次审视思考我们现在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问题。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过度引发了金融灾难,中国的金融体制还需不需要改革?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不能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导致了灾难,中国的金融体制就不改革了,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美国出现危机是因为创新过度酿就灾难,而中国落后是因为改得不到位造成的,应该这么看,国际金融危机不应该影响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因为中国过去改革不到位而落后,不能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放慢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脚步,这是一个新视角、新反思。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是实体经济的供养系统,金融系统不活实体经济难活。中国应对危机提振经济先要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入手,为我们的企业融资打开空间,企业获得融资的支持才能有新的发展。现在有的地区金融环境不好,金融支持不到位,包括天量银行贷款也存在投向不尽合理,结构失衡问题,表现为三个偏向:

    1、厚公薄私。对公有制企业感情厚。国有企业放贷因为有政府担保、放开了贷款;对私营经济、民营企业很薄,不愿放给贷款。今年上半年全国银行放贷7.7万亿元,其中只有5%流向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到现在都没有真正解决,这种贷款政策的偏向就是厚公薄私,对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比较厚爱,对非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很薄,导致贷款结构不尽合理。

2、抓大放小。银行贷款也抓大放小,在贷款企业的选择上,大企业比较有实力,鼓励贷、追着人家贷,小企业不愿意贷,放贷上抓大放小。但是中小企业恰恰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出口经济就是由中小企业担纲唱主角。但是银行贷款对企业,抓大放小,中小企业融资难怎么解决?中国的经济结构如何调整?

3、嫌贫爱富。我们的银行贷款对象选择上是越富的企业频频发贷款,穷的企业贫血嗷嗷待哺却贷不到款。结果只能两极分化越富越富、越穷越穷,所以有的地方经济落后银行也难辞其咎。

    综上所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核心是改善金融环境。金融环境不好是由于上述三个偏向造成的,在企业所有制选择上厚公薄私;在企业规模水平上抓大放小;在企业经营水平上嫌贫爱富。这就造成了越是落后地区金融环境越差,金融支持越不到位经济越落后,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一定要放开金融环境,加快技术改造,培养企业的自我造血功能,推动后危机时代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