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获得学士、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群体增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出现后,很多本科生接着读硕、读博,研究生人数剧增。从今年开始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也一改过去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了就业难的状况,因此目前在高学历群体中呈现了三个“倒挂”现象:
一是高学历低就业。从大学生就业形势看,博士、硕士比本科生难,本科生比高职专科生难。出现了技能性蓝领短缺、学科性白领过剩的状况。究其原因,是我国大学扩招后仍沿袭学而优则仕的精英教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的高学历人才,在素质上高分低能、择业上眼高手低,往往高不成低不就。越学历高的人这个问题表现的越突出。这种高学历与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警示我国高等教育要抓紧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从学历教育走向技能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真正对接才能根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是高学历人才往往高智商,低情商。两商倒挂,心理素质脆弱。在竞争的高压下心理调适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和认知自我与社会的能力低下。到了社会上往郁闭而不善沟通,高傲自负而不合群,人际关系紧张,事业上难有成功率。结果往往越是学历高的群体中越容易出现出走、自杀等偏激行为。心理疾病的概率明显高出低学历人群。
这些问题暴露了我国教育理念中,往往是重应试和灌输教育,轻心理调适疏导的情商教育。实践证明智商决定成绩,情商决定成功,高学历人才必须两商并重,才能有更高的成功率,这就为我国的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是高学历群体往往高知识,低体能。身体素质普遍较低。我国多年的应试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了考试的工具,名目繁多的考试、作业、论文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长期透支身体。近视眼、脊椎病、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夜猫子”式的学习和工作规律,摧残人的身心健康。导致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英年早逝者不胜枚举。
现在应该引起社会、家庭及本人的注意了。劝慰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你们是科技兴国的栋梁之材,一定要走出重学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知识轻体能的误区,做德、智、体、能、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