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两国职业教育的六个差异

(2007-11-13 08:35:01)
标签:

教育杂谈

中美

职业教育

差异

分类: 教育文化

    这次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深受教育和启发,特别是从中美两国职业教育的差异中,看到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收获很大。

   第一,美国的职业教育真正贴近市场,专业设置和教学组织与市场的紧密度更高。美国的社区学院面向市场,从专业设置到教学大纲、教材选择,再到教学实施和实习实训,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美国很多企业直接在社区联合办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定向到企业就业。这种市场化的职业教育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欢迎,就业很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的问题刚刚破题,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尚有较大距离,这将是各职业院校今后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第二,美国的职业教育是由各级政府出资举办,有稳定的投入渠道和资金支持。美国社区学院基本都是由政府出资举办,投资量占职业教育所需资金的90%以上。我国高职院校一般都挂靠一个主管部门,其中,大多数是行业管理部门,只有机关的人头费,没有再投入的能力,实际上是零投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投入,主管部门又没有能力投入,这样,高职学院吊在中间,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这是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第三,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集技能教育与升学教育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美国高职学生中50%—80%通过学分制的渠道升入本科,其他学生进入市场就业。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升本科的比例限定为5%,而且逐年缩减,将来高职教育要变成单一的专科层次教育,学生不准升入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也不准办本科层次,这与美国相差很远。美国的职业教育既为升学教育也为就业教育,给人才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值得我国借鉴。

    第四,美国的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成人和在岗员工,加大继续教育的比重。美国的社区学院不只是从事职业教育,也面向社会、企业、机关进行继续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就是岗位技能教育,没有继续教育的职能,即便有,也做得不大。今后,我国应该把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需要,扩大职业教育外延,把继续教育做得更大更强。

    第五,美国职业教育紧跟时代发展,人才培养重点适时转移和升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任何国家在产业革命中都要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这样几个层次的演变和推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美国职业教育与时俱进,把职业教育重点由传统制造业逐步转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面向第三产业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大都面向传统制造业,但随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职业教育要把重点逐步调整到既要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还要同时满足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第六,美国的职业教育不是层次教育,而是一个独立的人才培养门类的教育。美国的职业学院既培养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而且也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权,是一个独立的立体化人才培养类别。而我国一直把职业教育视为中专和大专层次教育,并且机械地提出高职学院不能升本科,这种武断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要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健全两个门类的人才培养:第一类是学科型人才的培养,第二类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应真正把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类别,实行立体化办学,才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才能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这恐怕是我们赴美国考察职业教育获得的最大启示。

    上述六点,是考察美国职业教育的最大感受。把美国的职业教育同中国的职业教育相比较,从差异中看到了问题,从启发中找到了方向,真是不虚此行!今后,我们各层次的职业教育一定会做得更大、更强,中国的职业教育一定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积极成果,开创一个新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