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选择题。

标签:
杂谈 |
@刘苏里:这些天跑医院多,接触医生多。某天与一位心外科专家聊起中西医长短,她说,中医几千年,延长中国人寿命几何?西医看上去这毛病那毛病,人类近百年平均寿命每隔20年跃上一个台阶,全靠西医从医术到器械的进步。这里的道理还用脸红脖子粗地争辩吗?我哑口无言。
中医和西医究竟哪个更好,我想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或许可以这样说,西医更适合人类的生存。西医的存在与发展,让人类在漫长黑暗的历史长河中躲避无数病毒和传染病的侵袭,一路走来。不能否认,西医确实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正如这条微博所说,“人类近百年平均寿命每隔20年跃上一个台阶。全靠西医从医术到器械的进步。”
中医则更适合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与诠释。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我认为是有这样的说法:死的时候什么样子,死后就是什么样。于是,殡葬师里不乏化妆师,为那些惨不忍睹的尸首整理,尽管知道最后也不过是一捧黄土,或一个瓷罐。林晓旭大概是不愿意接受化疗看镜子里那个憔悴的自己,才选择中医治疗,并很快的走完了人生的道路。
之所以看到这条微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正是因为看了微博的这张配图。观者有心,就我仅有的医学知识,图中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其实对这个西医器械,之前有所耳闻,但并没有什么太大感觉,顶多如同打针、输液的针头一样普通常见吧!自从看过一个电视剧,大概是叫《家有父母》(如有错误,请看客批评指正)片中的母亲有诸多儿女,经过各类矛盾最终家和万事兴,可惜老太太不行了,就动用了呼吸机急救。老太太睁开眼看着儿子,含糊不清的说,疼,每分钟都特别疼,赶紧让她去老伴儿,活着实在是受罪。电视里的儿子泪流满面,电视机外的父亲也含泪哽咽。最终老太太交代完后事,自己拔掉呼吸机去世了。
从来没有对呼吸机是怎么运作有所了解,但肯定如照片中在脖子里开个口子插进一段冰凉的管子,借此来维持生命。疼吗?想想都疼!这样的生命有什么意义?或许,不过是对活着的人一种心理安慰,对患者来说,应该是度日如年,度分如年。
在我的老家,人们的传统观点认为有福气的人除了活着时吃喝不愁、儿女双全等等,还有死时的安详平静,不饱受病痛折磨。父亲说,他的奶奶去世那天晚上,多吃了一碗饭,上完厕所、洗了脚,像往常一样上床睡觉,只是没有再醒过来,就过去了。“死的时候,也没受什么罪,也算可以了。”是村民经常面对一个熟悉人的过世的说法。
你很难说,活着和死去,究竟哪个才是更良好的选择,特别是面对疼痛和病魔。西医固然延长寿命,但中医却不简单是药草,还掺杂着同数千年来中医相同时间的数千年来中国的文化,绝不应该是那位心外科专家简单几句话就可以如此区别其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