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沟的背、铁棍

(2008-02-16 17:08:52)
标签:

铁棍

抬阁

民间舞蹈

文艺活动

社火

徐沟

分类: 知识
 徐沟的背、铁棍
  正月里是历史上传统民俗文艺活动的旺季,我们这里俗称闹红火。闹红火的主要内容有唱戏(晋剧)、唱秧歌(祁太秧歌)、放架火(焰火)、闹儿等形式。
  徐沟的背、铁棍说起闹“棍”儿,是有个很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艺活动,是太原地区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我们县的徐沟镇恰是“棍”这个民俗艺术的故乡,历史上有人说徐沟的铁棍爱煞人。
   其实所谓“棍”,是一种民间文艺活动系列形式的总称。表演形式有铁棍、背棍、担棍、划棍等棍种。无论什么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不过由其活动形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罢了。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她站在三角铁架上的插座脚蹬上,三角架最上端的铁卡子卡其腰间。插座、铁卡和脚蹬,全用化妆的戏装包裹于里。一俟表演开始,背棍的青年后生,两腿略打弯,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女演员按下面的男演员所走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臂,手中的红绸缓缓,一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化装演员就会飘舞起来,沿街表演,招摇过市。见下图:
 徐沟的背、铁棍 
 
徐沟的背、铁棍

  据史料记载,徐沟背铁棍起源于1162年(金大定二年),其中包括“背棍”与“铁棍”两种形式,也可称作“徐沟背铁棍”。那年徐沟设县,恰逢大旱,百姓便举行抬神祈雨活动,得雨后将神像请上供桌,连同身旁两个扮作童男童女的孩子抬着上街游行,始称为“抬阁”。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徐沟祈雨队伍在抬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走阁”,即由一个大人将童男童女扛在肩上游行谢神,后经传承艺人反复改造,将抬阁定名为“铁棍”,走阁定名为“背棍”。1875年(清同治十四年),徐沟知县王勋祥操办社火,大闹背铁棍,此后徐沟背铁棍声望愈隆,逐渐演变为独特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下图为铁棍:

  徐沟的背、铁棍

    徐沟铁棍、背棍经过民间艺人长期的加工创造,逐渐演变成以戏曲人物为造型,以铁棍为连接的人上立人、人上缚人的民间舞蹈形式。尤其是背棍发展变化最为显著,有直顶、旁挂、活心(转轴)和单人棍、双人棍以及三人棍等样式。表演的时间逐渐固定在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社火娱乐之中。表演时,背棍者根据人物角色、故事情节,随着锣鼓音乐节奏迈开步伐、摆动肢体,被背儿童也随之作出相应的表情和舞姿,达到上下默契、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背棍表演时,少则五六组,多则上百组,俯视步履铿锵、尘土飞扬,仰视彩袖挥舞、珠光炫目,教人顿时忘却人间天上。由于背棍、铁棍表演时不说不唱,只以锣鼓音乐和舞蹈动作表演传情,历来被人们誉为“无声的戏曲”、“空中的舞蹈”。百姓们视此为喜庆吉祥,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每年都能进入背棍表演队伍,盛服彩妆,凌空起舞;壮年汉子也以参加背棍、展示自己的技艺和耐力为荣耀。

 徐沟的背、铁棍

  背铁棍的制造,凝结了清徐民间工艺美术的精湛与灵性。背棍的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截,下截的铁绊和曲挺历来被认为是民间的绝活,制做巧妙,充分运用了力学原理,从打造捆绑至插合表演,都准确地掌握了重心与力量的平衡,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铁棍的制作,既大气又精密,其“总挺”、“支挺”、“圆盘”、“插头”等部位最为关键,“桌面”与“总挺”整体装饰讲究华丽与活泼相统一,个性张扬与和谐融洽相结合。铁棍在行进中表演,抬棍者众多而步调一致,其奥妙在于传承艺人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号子”,无论起停、转弯、快慢、路滑以及遇各类障碍物等情况,都有特定的口号,即使在欢腾吵闹的环境中,这些口号语言也会格外“醒耳”。

  徐沟的背、铁棍徐沟背铁棍集民间口头文学、民间工艺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以及杂技、戏曲等艺术精华为一体,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当地文化艺术的诸多课题有着积极意义,但在市场经济无限制的扩大化和生活城市化的冲击下,这枝奇葩面临枯竭,传承艺人年龄偏大,中青年继承者缺乏,传统背棍中一人背三人的技艺已经难得一见,一些制作工艺中的民间绝活传承后继乏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中,这些活着的历史脉络,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徐沟的背、铁棍
 人常说正月十五挂红灯,人们观灯闹元宵。而我们这里却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正月十六是我们县城传统的闹红火的日子,是日白天,敲锣打鼓闹背棍铁棍,晚上放焰火,人山人海十分热闹,百十里路以内的人都要过来观看。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县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命名为中国醋都,因而正月十六也被当地政府定为醋文化节,所以更加红火热闹,国内外的宾客也来的不少。欢迎诸位光临哟!
徐沟的背、铁棍徐沟的背、铁棍徐沟的背、铁棍




词:佚名 曲:郁洲萍
有山的地方 杜鹃开放 有水的地方 彩霞播洒
有歌的地方篝火燃烧 有家的地方哟 红灯高挂
哎来哎咳依儿哟 哎咳依子哟
哎来哎咳依儿哟 哎咳依子依儿
红红火火大中华 红红火火开心花
红红火火大团结哟 (红红火火大团结)
红红火火建国家哟 (红红火火建国家)
建国家哟 红红火火建国家 哎咳哟
有人的地方 红光焕发 有桥的地方 彩虹飞挂
有爱的地方国旗飞扬 有梦的地方哟 江山如画
哎来嗨依儿哟 哎嗨依子哟
哎来嗨依儿哟 哎嗨依子依儿哟
红红火火大中华 红红火火好年华
红红火火奔小康哟(红红火火奔小康)
红红火火又出发哟(红红火火又出发)
红红火火火火红红 红红火火火火红红(嗨嗨嗨嗨)
红红火火大中华 红红火火好年华
红红火火奔小康哟 红红火火又出发 又出发哟
红红火火又出发 哎嗨哟
红红火火又出发(嗨嗨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正月的饭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