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马史诗的天底下(二):神界?人界?

标签:
荷马史诗希腊雅典卫城希腊神话雅典旅游 |
分类: 东南欧走笔2008 |
歌唱吧,女神!
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硫斯的愤怒——
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
给阿开亚人(希腊人的旧称)带来了受之不尽的苦难,
将许多豪杰强健的魂魄打入了哀地……
从而实现了宙斯的意志……
特地选择住在雅典卫城脚下的小街上,一大早起来便向山丘上去,满以为可以抢先与诸神会面和对话,谁知刚进入大门后便傻了眼:这里早已人山人海!那条不算宽阔的路,只剩下落脚的地方。
我原来以为,在雅典,神比人多。现在才知道,说到底还是人比神多啊!
地中海的阳光,九月中旬了还是如此热情和直率,在只剩石头草木不长的山丘上,照得人睁不开眼睛,浑身不自在,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唉!我盼望已久的卫城啊,我刚刚到来,便被剥夺了所有的诗意和激情。
机械地随着人流涌动的方向向上走,及至看到被脚手架包围着的帕特农神殿,看到整个山丘像个大型的建筑工地,我终于回到现实当中来了。在这曾经的神界里,我和所有这些参观的人群一样,只渺小如蝼蚁,无非是一个盲目张望的旁观者而已!
是啊,这个古时诸神会聚、人神会话的地方,如今诸神早已远去,只剩下这些断柱残壁,诉说着曾经有过的权威与神圣。几千年来,人类也秉乘了希腊众神争战不止的作风,破坏、掠夺、焚毁、修复,再破坏,再修补,如今已经早已脱离“神界”,成为一个在原地复制出来的供参观的景点而已。
还未到中午,卫城之旅便这么草草收场,这只是一个又闷热又拥挤又功利的现实人间。人类改造天地万物的能力真不可小估,连诸神居住过的地方也不放过,呵呵!
据希腊神话与史诗的说法,从天上、人间到冥界,总共有数以万计的“人格化的神”在守护着希腊。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当你走到今天的希腊的大地上,你恐怕得感叹“诸神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了!寻找希腊的神界,只能张开想像的翅膀。
重新翻看希腊神话,还是有诸多疑惑,常常搞得我一头雾水。我敢说,相比起圣经与佛经的传奇故事,同样是人格化的神,希腊诸神的故事远远要令人困惑得多。
比如,希腊诸神的关系太混乱。母子、父女、兄妹之间“乱伦”是再平常不过,这个尚还可以因为神数量太少要繁殖后代而不得已为之来作出解释,但众神之神宙斯也未免太过风流,处处留情,连凡人也不放过(像与欧罗马的结合就多少有点“掳掠民女”之嫌),搞得儿女太多,彼此之间又结下恩怨,搞得他自己也不得不大义灭亲什么的——以我等“传统”人的观点,觉得是太离奇太复杂了点。
又比如,希腊诸神太爱争斗,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人世间的交错复杂的爱恨情仇啊。你看,历史学家说特洛伊战争是“希腊为了争取土地和市场”,但在荷马史诗中,战争的起因表面上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海伦的,实质上却是“金苹果”的故事,完全是几位漂亮女神争风吃醋的后果!希腊诸神的这种争斗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封神榜》的故事,只是,封神榜的故事只是简单地分为正邪两派,而希腊众神之争却亦正亦邪,时正时邪,真是复杂啊!
再比如,希腊的神真是太多了,各占山头,划地为王:这个岛崇拜雅典娜,不远处的那个岛却崇拜阿波罗;就算在同一个岛上,这个庙奉宙斯,隔壁的庙却奉赫拉——也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各自为政的。不过,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觉得,希腊人的这种多神崇拜,也许直接导致了后来希腊文明中权力制衡的诞生——你不能否认,东方文明更崇尚一神论和中央集权,而以希腊文明为起源的西方文明却恰好相反。
……
说来说去,希腊的神界真的和人界十分相似,引用希腊作家索菲娅﹒N﹒斯菲罗亚的话说:“除了永生和不灭外,700余位希腊神祗同我们一样,忙着生活、恋爱、战争……”(《希腊诸神传》)
是啊,希腊的天空与大地,是共同属于神与人的。神与人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永生而死亡无期,后者有限而生老病死。在这里,我们与神的距离,并不遥远。或许,他们就在某个地方,忙碌着呢。

雅典卫城的狄奥尼索斯露天剧场,建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是向酒神祭祀之用。后来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常常在此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