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马史诗的天底下(一):雅典的中秋

标签:
希腊雅典卫城荷马史诗旅游 |
分类: 东南欧走笔2008 |
一说到希腊,想必人们头脑马上跳出的词汇有:浪漫、蔚蓝、偏远、悠闲、天然、天堂……其实,这些词汇用来形容希腊爱琴海上的小岛是没有错的,但若说到希腊首都雅典,却完全沾不上边!
在2008年中秋节( 9月14日)这一天午后,我们踏上了希腊的土地。兔子的这个安排,绝对是有意的:在此后的几个圆月之夜,我只想在希腊度过,而不是柏林或布拉格。虽然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却执拗地相信,希腊的天空更加远古,更加神奇,那是飘浮着荷马史诗的天空……
然而,甫一进入雅典市中心,却颇令人失落:有点混乱,有点嘈杂,有点破旧,就像进入了国内的二级城市的感觉。圣彼得堡、柏林与布拉格那种优雅和贵气,在这里荡然无存!及至看到政府印发的小册子中“提防小偷、提防骗子”的旅游警告,更增添了疑惑:这里,真的就是欧洲文明艺术的起源地吗?
另外一个“新发现”是:希腊的人长得跟传统的欧洲人完全不像,反而更像阿拉伯人,连说话的方式都那么像(当然,后来我发现希腊人还是比阿拉伯人要可爱得多)!这让我马上想起了希腊神话中“欧罗巴”的故事:来自东方的腓尼基(今黎巴嫩)公主欧罗巴在克里特岛上邂逅希腊众神之神宙斯,并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她的后代成为欧洲大陆(当时只有希腊文明)的子民;而她的名字也成为今天欧洲大陆的名字”Europe”——难怪,希腊人果然是东方西结合的产物!
如此看来,神话并不都是假的。后世的学者往往就是通过希腊神话(尤其荷马史诗)来完成欧洲文明起源的考古研究的,因为几千来前,没有历史记载,只有民间传诵的神话与史诗代代相传。
下午,到达雅典卫城旁边的小山丘上,看日落。东欧之旅行程过半,这是第一次有等待日落的闲情和时间。(没有想到,在希腊停留的以后几个傍晚,都是在等待日落当中度过的。)
这一夜,是中秋之夜。从卫城的山丘上下来,月亮已经在小山坡的断垣残壁之间徐徐升起。在山下的食街里找到一个最好的位置吃晚饭,味道不算好,价钱不便宜,但是正对着月色下的雅典卫城,也就无可抱怨了。
晚饭后回到旅馆,在夜色更深的时候,来到旅馆天台的露天酒吧,再一次面对着中秋月色下的雅典卫城,吹着习习的带着爱琴海味道的夜风,喝着希腊啤酒,吃着家乡的月饼(那是在布拉格见面的刚从国内飞过来的朋友送的)。此刻,家乡的亲人朋友们都已入睡了吧?而雅典的天空还如此缤纷,如此璀璨,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们,是否会在这样的夜晚出没人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