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日记(续)

(2008-12-04 23:13:36)
标签:

湘西

凤凰

旅游

沈从文

杂谈

分类: 神州大地

 凤凰日记(续)

凤凰日记(续)

 

(四)河边老街

54下午730

从中午到傍晚,一有空,我就会徜徉在河边及北门城墙下的几条老街上。

河边的街道,青石板铺路,凹凸不平,狭窄而深幽;城墙下的街道(也就是沈从文故居一带),也是青石板铺的,不过要平坦得多,空间也舒展一些。

凤凰小城的古风古韵与文化底蕴,在这几条老街上表露无遗。

首先是店铺的形式很“复古”:吊旗子招牌、极富诗韵的铺面对联、木板式敞门,木制货架,等等;其次是店铺经营的内容很“文艺”:奇石店、蜡染店、书画店、刺绣店等,都是一些当地的艺术工匠开的,即使是普通的店铺,也多以经营书籍和旅游工艺品为主。

老街中还有一些文艺社团也很引人注目。如一间叫“边城诗社”的,踏进去是一户人家的小院,屋里的老伯很热情,摆出诗社历届成员的合照任游客看,还有一本黄永玉亲笔签名的个人画册。另一间叫“马蹄声”的出版社,表面上经营的是餐馆,但里面展示和售卖各类该社的出版物,主要是介绍凤凰城历史文化的。这间小馆子从早到晚门庭若市,傍晚时我本也想进去风雅一番,顺便吃顿饭,无奈早已高朋满座。

都说一方水养活一方人,凤凰的水想必赋予了这儿的居民特有的养分,使他们多了几分灵气。看那些生长在寻常巷陌,常年跑到河边玩耍或写生的小孩子们,谁知道他们中会不会有新一代的沈从文与黄永玉呢?

 

(五)虹桥听雨

54夜晚1130

这是逗留在凤凰的最后一夜,930时,来到虹桥上的一间茶艺馆。

人不多,装修也别致而有品味,接待的几个女孩子都挺清纯俊俏的,伴有凤凰城的讲解和丝竹声——实在是个好地方。

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要了一杯云南滇红。凭窗而眺,对面就是吊脚楼群、黄永玉的新居夺翠楼、南华山和万名塔;底下,沱江水静静流淌,码头和河边小道空无一人,只有路灯泛着孤清苍白的光。

一天的喧嚣都已过去,所有的故事都退到幕后,此刻的古城,正有我所渴求的原本的平静。我再一次体会了从文先生的许多句子,体会了他说的“这全是诗!”的感概。

大约1030,窗外飘起了小雨,既而风雨大作,雷电交加。我们都没带雨伞,只能留下来听古筝、玩围棋、喝葡萄酒——真是茶不留人雨留人。

春潮带雨晚来急。透过玻璃窗望出去,雨幕下的河面更加寂寞,路灯相继熄灭,剩下无人古渡舟自横。

雨随着风,在小城上空古旧而寂廖的舞台上,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合奏

雨声将这些天来心中的郁闷和失落全部冲刷过滤,带着知足与平静的心境,此刻,可以像古人一般尽情“把酒临风,宠辱皆忘,其喜洋洋”了!

 

(六)自然的声音

56上午900

从凤凰返广州需由吉首中转,于是,到吉首郊外的德夯苗寨便成顺道之旅。

德夯景区的特点是山水和苗家风情。说实在的,山水并没有什么特别,就是最高的流沙瀑布,也没有我以往所见过的壮观,但令我惊喜的是满眼的青翠:青葱的山麓、青青的稻田、翠竹林、绿草地┅┅还有格外清新的空气,吸一口直沁人肺腑。

这里的民风很纯朴(当然,是相对许多景区而言),苗家人热情好客。昨晚晚饭是在一户苗家吃的,尝他们自己制的熏肉、腊肉和苞谷酒,味道很不错。

留在记忆深处的是流水的声音。昨晚住在河边的一个小花园里,一夜水声相伴,如一首舒缓的小夜曲,让我想起那一首熟悉的英文歌“Sound of Silence”。这是整个旅途中睡得最香的一夜,早晨醒来,干脆打开房门,让那久违的天籁飘彻身边每一个角落。

 

后记:再说凤凰之旅

这篇“后记”,并不是想对凤凰或凤凰之旅作某些总评或结论。

人生本来就由一段段旅途组成,有一些旅途是必须经历的,有一些是自愿去经历的,经历过,就会有发现,却不是每一个发现都可以用文字来描述。就如一年前在藏区见到神山,直至现在,我都无法用游记的方式来描绘她给我的真实感受。我觉得,除了内心崇拜,一切言语都属轻浮。

凤凰之旅无疑有惊喜也有遗憾。从德夯返程途中,我意外地看到了《边城》中“翠翠”摆的那种渡船:在不算宽也不算湍急的江面上,摆渡人只需顺着拉横系江两头的绳索,就可使渡船来回行进。这实在是湘西很普通的一种摆渡方式。遗憾的只是,没有“翠翠”在船边。

凤凰之旅,就像一个没有“翠翠”的渡口,本来一切都十分正常,我们却偏偏冲着“翠翠”而来;当找不到时,便发出“事过境迁”或“时运不济”诸类的感叹,殊不知,也许“翠翠”原本就是虚幻的;或者说,她只活在沈从文的世界里,而非现实社会中。

其实,没有“翠翠”的渡口也很美丽,没有沈从文著作的凤凰也很美丽,只是,视乎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待而已。

在记述凤凰时,我试图不用诸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类的词汇,因为我不想妄下结论。我相信,每一个游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我只想说出我自己的感受。

重翻短短几天的日记,发现整个心路历程是起伏跌宕的,有渴望,有失望,有满足,有遗憾——即使是在同一环境下。人生之旅,何尝不也如此。

总的来说,凤凰城最打动我的,是我在水边看到的一切:这里的居民与自然(河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那种舒缓悠扬的生活节拍。虽然这种节拍是周而复始的、“使人快乐又同时使人忧愁的”,甚至并不是凤凰所独有的,但是,我还是被深深感染。就像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唱的:“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唯其如此,我才能窥见沈从文的情感世界,明白他所说的:“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的话。对湘西的水的这种固执的爱,实在是源自对这些水边的平凡人家,对这种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认同和深深的眷恋。

亭台依旧,年华逝水。从文先生当年所提到的一切,现实中或已灰飞烟灭,或以另一种方式在继续,在演变;唯一不变的是这当中的梦想和爱,千载以后,它们依然会深深感动那一个时代的人,不远千里,前来追寻┅┅

 

 2001/5/21

 

凤凰日记(续)

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的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 ——沈从文《湘行书简》

凤凰日记(续)

凤凰山江苗寨赶场,卖菜的农妇

 

凤凰日记(续)

兔子在凤凰三江镇苗歌台,2001年5月凤凰日记(续)

这里是苗家男女通过对山歌赶“边边场”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