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旦,走过摩西的圣地

分类: 走马以色列 |
“摩西从摩押平原登尼波山……耶和华对他说、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我使你眼睛看见了,你却不得过到那里去。于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旧约.申命记》34:1-6)
约旦之旅是冲着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佩特拉古城而去的,其它的地方,只能算是“路过”。但若对于基督徒来说,约旦之旅就不能忽略:传说《旧约》中先知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后的旷野四十年,中间有许多经历都是在约旦境内发生的;而《新约》中耶稣受洗的约旦河,亦是在当今的约旦境内。
摩西,在基督教中仅次于上帝与耶稣的重要人物:公元前13世纪,正是他带领当时在埃及沦为奴隶的超过60万犹太人,在上帝的指引与护佑下,前往“应许之地”迦南……关于这一段历史,经过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各国制片商所演绎的各种版本的“出埃及记”或“摩西十戒”之类,已经深入民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摩西不仅仅是犹太教的领袖和民族英雄、基督教的先知,而且还是伊斯兰教的六大使者之一!——在约旦的尼波山上,也有一座穆斯林建造的清真寺,是专门纪念他的。我想,这也是对于宗教差异讳莫如深的阿拉伯人,愿意安排我们到摩西的圣地去游览的原因吧。
约旦,位于以色列以东,约旦河东岸。但当你看地形图就会发现,此“一河两岸”绝不可同等而言,因为东岸是广袤的沙漠,而西岸才是“流奶与蜜之地”。
在麻烦不断的“阿以冲突”当中,约旦与以色列的关系比较特殊:在以色列被重重包围的22个阿拉伯国家当中,约旦是唯一一个与以色列接壤却保持相对的边境平静的国家;也是一个致力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国家。我们所熟知的“约旦国王侯赛因”便是这样一个中东斡旋人物。也因为如此,我们能够从以色列顺利地进出约旦国境,而对于许多阿拉伯国家,只要护照上曾经有过以色列签证,就会成为拒绝入境的理由。
由此,约旦也算是阿以冲突的一个“缓冲”地带。
在约旦虽然仅仅一天的时间,但已经可以从许多小事中体会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巨大差异,而且,从这些差异可以折射出阿以冲突的方方面面……此乃后话。
尼波山,摩西生前在此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并在此升天。他最终没有去到圣城耶路撒冷,据说这也是上帝的安排。站在尼波山顶眺望,可以看到死海和约旦河西岸的谷地;如果天气格外睛好,还可以看到圣城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想当年摩西经过四十年的苦难历程在此眺望圣城却不可及,是怎样的一种悲凉哀苦!
在山顶上耸立的钢制盘蛇十字架,象征着摩西行神迹的神杖,是意大利人1984年时的作品。
马德巴(Madaba)小城位于首都安曼西南 33公里处,是约旦的基督教徒(主要是东正教)的重要聚居地。它是世界上马赛克镶嵌制品种类最多的城市,享有“马赛克之城”的美誉。此为教堂内精美的马赛克画。
在马德巴的东正教堂,炎热的沙漠气候让游兴低落,直到听说这一张“中东地图”——这幅用马赛克镶嵌的、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中东地图,约完成于公元560年,它准确无误地标出了公元6世纪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等古巴勒斯坦和埃及城市以及河流、海洋的位置。在图中中间偏右上的地方有个圆圈的城市,那就是耶路撒冷。
传说中,这是摩西“击石取水”的地方。当犹太人在沙漠中行走非常口渴而埋怨摩西时,摩西就用他的神杖击打岩石,使水流出来为众人解渴。这个故事记载在《出埃及记》17:6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