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之八:生死相望

(2007-08-28 22:43:12)
分类: 梦回尼泊尔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八:生死相望

在尼泊尔,橙色的鲜花、红色的蒂卡、金黄的绸缎和熊熊的大火,将陪伴死者走向灵魂永生之路。也许是因为有着浪漫情景的铺垫,有着信仰的力量,从生至死,也就没有格外的惨烈;而生者与死者的相望,也就变得没有那么的惶恐。

   

    “生命里的死亡与重生、隐蔽与裸露、逃离与守望、缱绻与决绝、退缩与前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许都只不过是一种过程。多少年以来或者多少年以后,我们总会在灵魂的终极意义上寻找着自己的家园,并且注定在这条不归之路上舟车劳顿、营营役役、颠沛流离。”

——钟朝辉《心灵的异境  生命的节点》

 

    在断断续续地记录尼泊尔印象时,我是一直没有打算写这个话题的——关于死亡,在国人的传统习惯里,多少是有一些忌讳的。

 

    到巴格马提河畔看火葬仪式,几乎是每一个到加德满都的旅游者的必选项目。我承认,当我前往那儿的时候,是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的。但是,当我观看的时候,我却一度丢失了“旁观者”的清醒,让自己的思绪迷失于那纷繁复杂的场景当中,就像陷入了一个生命的谜团中,反复猜想,细细考究,似乎明白了一些,但还有更多的迷惘……

    那一刻,在我的耳畔响起了谱自歌德原诗的曲调:

    “哀乐年华的余响

    在心头萦绕

    我在忧喜中彷徨

    深感到寂廖……”

    身处人生而蒙昧于人生,直面、回避或无视死亡的芸芸众生,何尝不都是如此。

 

    

    巴格马提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流经加德满都的东面,再往南流入印度境内,与圣河恒河交汇。在尼泊尔众多的印度教徒心目中,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河,而是最圣洁的河,她承载着圣洁的起源与终结。人们所说的“生死轮回”在这儿将得到简化,如果把骨灰洒入河中,河水便会带着死者的灵魂流向恒河,免却轮回之苦,直接送往天堂。

 

    站在河边乍一望去,河水没有圣洁的感觉,相反有点混浊。成群结队的小孩子在河边上上下下,游得欢快。

    靠近著名的帕苏帕提那神庙这边的河坛正是火葬的场所。一条小桥把河坛分为两个部门,一边是皇家和富人的,另一边是平民百姓的。每天都有若干的仪式在此举行。

    火葬仪式的观看和拍摄是不受干预完全随意的,看客们(包括游客和许多当地人)大都分布在举行仪式的河坛对岸,或小桥上。我去的那一天不是周末,却看客如潮,热闹非凡。

 

    整个过程很缓慢。从开始到结束,没有起伏跌宕,没有哀乐震天,没有呼天抢地的哀恸,一切都进行得异乎寻常的安静。虽然,逝者的亲友和祭司人数众多,看客更是人山人海。生与死,就这样近距离地相望着,静静地,悠悠地。

 

    死亡是一个重生的过程,仅此而已。

    死亡让生命归于纯净,为逝者祝福吧。

    ……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八:生死相望

柴薪还没备好,桥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观看的人。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八:生死相望

河坛对岸,人们早早便坐着等待。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八:生死相望

鲜花装饰的柴薪已经准备好。这时候我想起张爱玲的那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八:生死相望

点火前,人们把死者抬出来放在河边,完成圣河的净身仪式。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八:生死相望

在圣河河水中洗涤,在梵音缭绕、亲人祝福中上路,在熊熊大火中涅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