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懒兔子走天涯
懒兔子走天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02
  • 关注人气:4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之二:众神庙堂

(2007-08-10 00:04:30)
分类: 梦回尼泊尔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佛像背后,是神佛的庙舍;神佛的庙舍里,又是数不清的佛像。

   

    加德满都的印象,是漫天神佛,处处庙堂。走在众神的天空下,一开始有点惶恐,习惯了,便只有坦然与安定。

 

    曾几何时,宗教离我是那么远。年少的时候,也许受“正统”教育的影响,宗教是与迷信与蒙骗联系在一起的(“年少无知”,谁说不是呢)。年青的时候,宗教变成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一种观念,却与我的世界没有关联。多年以后,宗教,终于在我的世界里还原了“一种信仰”的本质;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看过听过经历过的许多事,有时候会让我觉得,宗教就在我的身边,也许,某时某刻,一度走入我的生命里?

 

    大千世界不能解释的事情太多了,更何况人的内心?我渐而明白宗教给人的力量,渐而学会尊重她,接纳她,渐而渴望了解她,接触她,渴望去寻访那些宗教的圣地:西藏、耶路撤冷、中东、印度,还有,加德满都。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这双佛眼,她总是在望着我。起初,曾有过一刻的不安,过后,便更多是渴求:她知道太多,她一定知道更多……

   

    博大哈佛塔(Bauddha Stupa),这个藏传佛教的圣地,去过很多次,总在中午前到达。那是我能够呆足一天的地方,虽然转完整一圈只需要几分钟。

    无论在哪一个角度,仰首望去,总会与那双“眼睛”对视。有那么一刻,这种对视曾令我不安,我感觉到她能看穿我的内心;后来,终于释然,可以目不转睛地凝视;再后来,她变得亲切和体恤,让我宽慰,甚至渴求着这样一种无声的交流。我知道,她洞悉我的所有心事,她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她一定能够帮我解答一些疑惑,她一定比任何人更能抚慰我……她就是我灵魂深处的一双眼睛。

 

    佛塔周遭,街道车水马龙,店铺讨价还价,游客熙熙攘攘。然而,我坐在石级上,感到一种神奇的安静,尘世很近,神佛更近,我和自己的心灵紧密相依。

 

    混乱中有序,贫乏中富足,喧哗中平静,佛与佛和谐共处,人与人互爱包容,这就是加都,这就是尼泊尔。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这个角度是从佛塔旁边的一间“成都小吃店”窗口所拍。小店老板人很爽朗,东西也算得上价廉物美,最重要的,是这扇窗户所能看到的风景。我为此而上去,奇怪,尽管店内常常高朋满座,可窗前这个位置,每次总是为我留着。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细雨中的加德满都杜巴广场。这个时候,我会坐在其中的一个屋檐下躲雨,我的周围,是那些总是闲坐着的尼泊尔人、那些总是睡着的狗,还有,那些无所不在的众神。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苏瓦扬布佛塔(Swoyambhunath),到达加都的第二天,花了近一个小时徒步到达。一路上佛塔处处,当时就觉得,尼泊尔的佛教与印度教的庙宇有点交错而立,甚至相互渗透。当世界一些“热点”地区的异教徒们为信仰而“圣战”不休的时候,尼泊尔的两种宗教已经和睦相处了几个世纪。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苏瓦扬布佛塔的转经桶,让我想起喜马拉雅山那一边的西藏。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苏瓦扬布佛塔的经幡,在加德满都的山上随风诵念着永远的六字真言。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印度教的庙堂门前,常常会见到石狮子。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这是巴德岗古城里的一间印度教的寺庙,本来是不允许异教徒进入的,但我还是使了个小诡计进了去。里面的木雕精美绝伦,令人叹服,可惜无法留影。总体看来,佛教寺庙比印度教的更平和更开放,前者至少可以自由进出。
七月游走众神的后花园 <wbr>之二:众神庙堂
巴德岗古城的某个神祗,造工何其精美。这样的建筑在巴德岗和帕坦古城随处可见。没有介绍,年代来历无从考究,但见塔根与塔顶,芳草已离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