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温州的诗情画意--火仲舫

(2007-12-05 09:04:46)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文学/原创

南岩

江西

临川

诗歌原创

火仲舫

 

温州的诗情画意

文/火仲舫

       早就听说温州人很会来事,因而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有机会到杭州,不去温州看看,觉得意犹未尽,所以我便利用团体周末自由活动的时间,只身去了温州。

       高层大巴沿着高速公路穿山越桥,一路向东南方向快速驶去。原来想象中,此地可能是一马平川的阡陌田园和一幢幢新建的亭堂楼阁,可是在近六个小时的旅途中,尽收眼底的却是“一座座山川相连”。山间的小小平原也有尚在收割的晚稻和绿绿的菜蔬,鳞次栉比的幢幢小洋楼也会从眼前掠过,但植被繁茂的一座座山包不时会迎面扑来,挡住前瞻的视线,车辆不得不一头钻进黑洞洞的隧道。“这里的地势实在是太偏僻了,哪能比上我们西北开阔?”一路上,每钻一次隧道,我就在心里念叼一遍,这次感慨还没有结束,接着又是一阵新的感慨,因为长长的隧道一个接一个,让人感到温州似乎封闭在千山万壑之中!

       1

       好不容易到了温州,事先约好的一帮文学青年早已在车站等候,他们之中竟然还有一位来自家乡早就熟知的青年。他们帮忙拿行李的,争相握手问候的,这使我顿时消除了一路上的寂寞与烦闷。吃过午饭回到房间的时候,又来了几位陌生的小青年,经介绍,他们都是喜欢写诗的文学青年,有来自江西的大学毕业生,有来自当地的在校学生,还有杭州、福建等地的打工仔。翻开他们创办的《大西北诗刊》,浏览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一股清新明快的气息便迎面扑来。

    我以北方汉子的名义邀请雪花/雪花纷呈,犹如候鸟/漫过茫茫旷野,且浓且深/浓,我故乡淳朴真情/深,在记忆中至死萦绕。

       这是名曰“笑醉雪寒”小诗人的《高原》中的一节,虽然有些稚嫩,却也不乏意境。南岩是这次异乡聚集的发起人,他蓄着长长的波浪发,戴着近视眼镜,一口南国语音,显现出了小诗人的成熟和执著。他近年来创作的诗不少,因诗而广交了天南海北的诗界朋友,是一个网络知名度很高的学子。本期《大西北诗刊》选发了他自己并不看好的一首短诗《无题》:

母亲的影子飘出一缕咸菜香/父亲的微笑空了酒瓶/“电视剧到了”,门外的小叔叔捧起空碗急匆匆回屋/多少年,这样的门口平平淡淡。

在这部印刷精美的诗集里,自然也看到了许多熟悉但又未曾谋面的名字,张伟大便是其中之一。这位在网络上油腔滑调的帅小伙子,其实是一位热心人,这次活动就是他策划的,他在许多群聊QQ群里都发了贴子,把我的行踪告诉了我要去的那个地方的文学青年,于是就有了南岩他们组织会面的情景。来到异地,看到他的诗作,自然倍觉亲切。他年纪不大,却对《道德经》情有独钟,在《道德之八》中写道:

孩子幽深而明澈的眼眸鲜花烂漫/阳光大块大块的拥着铁石和铜鼎/天的蓝跳着,云的白跃着/草绳折断,黄昏的枯井上知了口蜜腹剑﹍﹍

“西海固”这个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符号,自然在《大西北诗刊》中占有一席之地,张伟写道:

肯定不是那么简单/西海固,我一直想亲近的土地/绝对不简单﹍﹍即便在煤油灯下/也会熏出缤纷的梦/一眼井里,照样蓄着憧憬﹍﹍

在一本数十页的民办诗刊中,几十名怀着诗的憧憬,踏着诗的节奏的热血青年,把他们心中的真情实感挥洒在字里行间。纵观地址,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以这样的形式以诗会友,相互学习交流,尽管绝大多数人只在视频上见过面,但他们因为爱好诗歌而成为知心朋友。我之所以在异地受到礼遇,也是他们在遵循“天下诗人是一家”的规矩。尽管我不是诗人,可他们说“作家与诗人不分家,息息相通”,何况我为小诗人们做过许多有益事情。我为之感动。

2

在温州,有一道独特的景观。清晨和晚饭后,在主要街心花园和单位门口,都会看到一排排健身的方阵,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挥洒起舞,多到上千人,少到十余人,和谐的氛围充满大街小巷。经过老乡的介绍,才知道这道景观还是他们几位复退军人营建起来的。这位老乡叫牛磊,是宁夏泾源县六盘山镇人,2004年年底从部队复员后,应早年复员到温州创业的南阳战友王掌印之邀,与同班吴忠的战友祁建涛一同南下温州,成立了“康美富健身团”,搞起了全民健身活动,当起了健身教练。三位战友分片负责,因单位因人而宜,组织起了一支支健身队伍。曾经为军人的他们,作风扎实,说话办事雷厉风行,健身技术又娴熟优美,很快得到了温州市民的赏识,乐意加入他们的健身团。他们的经济收入也是直线上升。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经济收入,而是想着要提高这种全民健身活动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把全民健身活动推向高潮。经过精心策划,他们于2006年9月28日组织开展了一次“迎奥运,增健康,促和谐”的大型广场健身活动,从全市选拔的2008名健身团成员身着统一服装,组成20个方阵,在20面大旗的前导下,踏着《亚洲雄风》的节奏,挥臂舒腿,完成了一套套健身动作。在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中,大家精神抖擞,情绪饱满,没有一个人掉队,也没有一个人的动作出现偏差。他们事先并没有发布告示,也没有邀请媒体记者采访,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市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把个世纪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新闻媒体的记者赶来了,《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和温州电视台、温州“零距离电视台”等四家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作了重点报道;市上的领导也知道了,他们指示公安机关前往维持稚序(其实稚序问题组织者早就安排了,20多名在温州打工的复员军人当了指挥员和治安员,活动场地井然有序)。这次意义非同凡响的大型健身活动,惊动了温州乃至浙江全省。来自宁夏和河南的三位复员军人一下子成了新闻人物,健身团的成员把一束束鲜花敬献给了他们的教练。

以前我只听说温州人厉害。他们曾经造假出了名,后来醒悟了就痛改前非,着力打造产品品牌,使温州的产品远销国内外,温州的产品货真价实出了名,温州人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站在致高点环视茫茫雾海中的温州,来时穿越隧道的压抑感荡然无存。汽笛不时从码头那边传来,飞机也不时从头顶轰鸣而过。熟悉这里的朋友告诉我,温州的交通很发达,不仅高速公路交错纵横,而且航班、渡轮四通八达,平均半小时一趟,这也许是温州人与外界联系广泛的原因之一吧?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天南海北的人来到这里,自然会受到陶冶。我在温州的时间虽短,但却感受不浅——温州,充满诗情画意!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剧协会员,宁夏作协副主席、宁夏剧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花旦》(上中下三卷本)、散文集《西吉风景线》、《飞翔的情绪》,剧本集《凤凰泉》,影视脚本《六盘山缉捕令》(20集)、《我爱我爸》(10集)、《花旦》(上下集)、《洞房风波》(电视短剧),秦腔剧《三姊妹》、《黄土情》、《五风岭》、《复容记》、《好水悲歌》,眉户剧《走出大山》、《丁晓莲》,花儿剧《凤凰泉》、《情暖农家》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