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医疗器械行业,渠道为王还是研发为王?

(2011-03-17 23:14:32)
标签:

转载

 

这是本人在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做企业的普遍比较浮躁而且短视,只关心一项投入能不能立竿见影的给企业带来效益,只重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这导致许多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儿和可持续性,往往是就靠一个产品或者一种技术打市场,但即使是再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也终究有过时的时候,如果不能推出新产品新技术,那么这些企业就必然面临衰落和被淘汰的命运.而舍得投入大量资金在研发上,尤其是基础技术研发上的企业则是少之又少,所以,遇到这类企业时我都会由衷的感到钦佩.

 

但是在医疗器械行业,甚至包括生物制药行业,涉及到究竟是渠道更重要还是技术更重要的问题,我却一直没有想明白.通过本人的实地考察和多方位了解,发现国内市值较大的几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更注重于渠道而不太看重技术,比如市值最大的威高股份,还有市值排名很靠前的乐普医疗,骨科领域的领军企业康辉医疗和创生控股也是如此.

 

以威高股份为例,通过对威高股份的调研和分析,我发现威高的发展模式基本可以概括为"通过与外资巨头来引进技术,或者通过买入技术及并购其他有技术的小企业来获取技术,然后再结合业已建立起来的渠道优势,迅速让技术(产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销售业绩",而威高本身的研发能力则比较弱,只能搞一些小型的研发和技术改良.乐普医疗的发展思路是市场取向,利用在心血管领域已经建立起来的渠道优势,发展扩充其他心血管产品甚至包括药物,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渠道优势.康辉医疗和创生医疗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非常小,它们也主要靠其渠道,产品方面主要是模仿海外大企业.

 

与上面的企业相比,微创医疗的模式比较另类,微创医疗的战略似乎定位在研发驱动上,公司的产品属于几个不同的科室,但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微创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5%左右用在研发上,这在国内企业中实属罕见,这让本人感到很钦佩.

 

但哪种模式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可能只有用时间来证明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