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自然规律

(2009-12-16 20:23:18)
标签:

房产

人口出生率

人口生育

中国

杂谈

分类: 行业研究

问一下博主,土地稀缺和人口分布的导致高房价结论是怎么出来的?每平方公里能容纳多少人居住?怎么能得出卖地财政(以及腐败成本)不是高房价的主因呢?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多少比重来自于卖地和房产相关的税收?楼主用美国和中国人口相比来,是否考虑两国公寓楼和别墅的比例?

 

翟敬勇:

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适合人居住的国土面积只有40%左右(建议看<<中国人口突变线>>),这是几百年的人口分布规律,是由中国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适宜人居住的国土面积上有70%的人口,大概9亿左右.

由于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线,大概是100万平方公里,这些耕地大部分又是分布在适宜人居住的地区.可以供9亿人口居住的国土面积只有300万平方公里.简单的测算是:每平方公里300人.

中国的工厂化已经进入到了中期,城市中心化是必然趋势.目前北京人口大概在2500万,上海3000万,深圳1600万.就拿深圳来算: 深圳市国土面积2020平方公里,其中宝安、龙岗两区共计956平方公里土地属集体所有,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为8000人.已经超过了日本东京的人口密度.

目前每年中国的新增就业人口1900万左右,每年毕业的大学生600万左右,未来十年大概6000-7000万的大学毕业生,假如1/10的大学生进入深圳,每年大概60万人.假设这些人都能买房子,大概每年需要30万套房子.而深圳每年新增的房子也就在15-16万套房子左右.

新增的人口和原有的人口的需求必然产生矛盾,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是由人口承载极限,这样必然会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价高者得.唯一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高房价和缩小人均居住面积.

中国目前的人居环境是由50年代到70年代,人口的自由出生所导致的.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是由谁能改变的.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的人口从5.4亿变成了9.8亿.现在是自然基数太大而推升的,这是自然规律.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字变化.

政府目前的重点应该房在如何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财富分配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

附注:

中国的庞大的出生人口让国家背负巨大的消费压力:1949年----2008年59年时间,中国的人口从5.42亿,增长到13.28亿,净增长7.86亿. 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既二零三三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十五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一点八左右。”(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

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4‰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