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伯克夏1980年年报摘要

(2008-10-18 23:54:20)
标签:

杂谈

若被投資公司將其所賺的盈餘用於買回自家的股票,我們通常會報以熱烈的掌聲,理由很簡單:若一家好公司其股票價格遠低於其實質價值,那麼還有什麼投資會比前者來的更穩當、更有賺頭、更能促進原有股東權益的呢?企業購併的競爭性通常使得購併整家公司的實際價格遠高於取得企業的實際價值,另一方面股票市場的拍賣特質,往往可以讓我們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取得一家公司的部份股權。

高通貨膨漲率等於是對投入的資本額外課了一次稅,如此一來可能使得大部份的投資變得有點愚蠢,而近幾年來這個基本門檻,即企業投資所須最基本的報酬率以使得整件投資報酬為正的底限可說是日益提高,每個納人就好像是在一個向下滑的電扶梯上拼命往上跑一樣,最後的結果卻是愈跑愈往後退。

我們必須強調的是我們完全贊同GEIGO經營階層將剩下屬於我們的1,700萬保留起來未予分配的作法,因為在此同時GEIGO 於近兩年內陸續買回自家股票,使得該公司流通在外的股份由3,400萬股縮減至2,100萬股,大大增進了原有股東的權益,如此對待股東的方式實在是無話可說。

 

過去幾年我們一再提到買進那些具有轉機題材的產業令人大失所望的結果,這些年我們大約接觸了數百家這樣的公司,最後不管是真正投入與否,我們都持續追蹤其後續發展,在比較過預期以及實際的表現後,我們的結論是,除了少數的例外,當一個赫赫有名的經營者遇到一個逐漸沒落的夕陽產業時,往往是後者佔了上風。

 

GEIGO或許是一個例外,自1976年幾乎破產的邊緣東山再起,從經營階層Jack Byrne上任的第一天起優異的表現,正是它能獲得重生的最大因素。當然即使身陷於財務與經營危機當中,GEIGO仍享有其最重要的產業競爭優勢也是重要關鍵。

 

(我們深信對股票或債券價格所作的短期預測根本是沒有用的,預測這件事或許能夠讓你更了解預測者本身,但對於了解未來卻是一點幫助也沒有….)。

 

保險公司在面臨債券價格下跌,淨值大幅縮水 (目前確有許多業者是如此),同時市場費率又低到不合理時,通常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告訴核保部門,必須堅守費率底限,保費絕對不可以低於預估損失成本加上營業費用。

 

這種選擇的結果相當明確: (a)由於大部份的業務都是每年更新且對價格都相當敏感,所以很多保單在到期後都會流到競爭對手那邊(b)隨著保費收入大幅縮水,相對應的負債科目也會慢慢減少(未到期保費及應付理賠款)(c)資產(債券)必須跟著出售,以因應負債的減少(d)原先檯面下的未實現損失,將被迫認列在保險業者的財務報表之上(當然要看出售的多寡)

 

此種令人沮喪的動作,對於淨值影響程度不一,有些公司在(c)階段的反應是出售成本與市價相當的股票,或是新進投資損失較小的債券,出售好的投資,留下爛的部份的這種駝鳥心態,短期間或許較不覺得痛,但對於公司與產業長遠的發展皆會產生重大的傷害。

 

最佳的投資機會大多是出現在市場銀根最緊的時候,那時候你一定希望擁有龐大的火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