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之前 没有真相(二)

(2007-06-02 20:08:45)
标签:

心园

咖啡

罚款

记号

错觉

分类: 文艺青年装逼文

阅读之前 <wbr>没有真相(二)

 

     (二)  “错觉”咖啡的秘密

 

  从玩闹吧走出来的时候,正是傍晚六点。夕阳的余晖还迟迟赖着不走,于是阳光照耀我的破衣裳,我站在街口东张西望。去哪里呢?脚下的路没有方向。

 

  按照我的习惯,通常每次从玩闹吧出来,都会去对面街角的“心园”坐上一坐。这是一家很私密的咖啡馆,每个来此的客人都能在绝对自我的空间里喝上一杯或几杯为他量身定做的咖啡。

 

  我在心园的馆龄至少有十五年,换句话说,我的脸就是贵宾卡。这里有不少老顾客都是玩闹吧的常客,比如坐在角落那处位置的女人——通常每次来的时候都带着从玩闹吧里租来或借来的玩具,而且次次都不同。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兴趣昂然的摆弄着一个沙漏,第二次则换了只万花筒,还有一次甚至是一副塔罗牌。我惊讶于她口味的多元,以及没有限速区的人生观。她点的咖啡也都很有趣,属于婉约派小资风格。例如“解语何妨话片时”、“淡极始知花更艳”、“此恨不关风与月”等等。

  我也时常和她面对面喝上一杯。那次我们结伴从玩闹吧出来,我刚和一只鬼头鬼脑的存钱罐分手……不,是退还,没买。她则带了一张剧院版的影碟出来。我问她:“为什么从来只借不买?”她喝了一口叫作“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咖啡,回答:“买?我买不起。你知道吗,我曾经为了一副七巧板抵押了‘爱情’;为一只流氓兔支付了‘自尊’;为了一把同心锁处罚了‘忠诚’……我没有什么特质可用来完整支付款额,所以只能拿银子来买可用银子支付的东西——但价值只等同于银子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不是玩具呢?所以,我只玩玩具,不带回家。”

 

 

  我越发对自己满意——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我只在玩闹吧玩游戏,因此,总是可以不付押金。换句话说,只要不当着老板的面大肆毁坏玩具,我对我所做过的一切都无需负责。只有一两次,因为操作过程不谨慎,略有些小损失,并且付出了相应的罚款——小部分“纯真”、“期望”和“责任”。至此我开始约束自己,对于容易损坏的玩具不太敢碰。

  将玩具租出和借出的确是个危险的游戏,因为要承担损害甚至丢失的风险,而抵押的东西不能归还,则是最让人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从来不那么做。另外我还有个原则:从来不把玩具带来心园玩。那不是的我风格。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例如今天。

 

  “师傅。今天有什么特别推荐?”我隔着吧台问。

  “我们推出了一款口味奇特的咖啡,小姐。只属于今天。也许你会感兴趣——‘感觉有时是错觉’。”师傅很熟络的招呼我。

  感觉有时是错觉?这名字还真长……我险些以为自己的耳朵有了错觉。“你不知道吗小姐?今天是四月一号。”师傅好心肠的解释。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四月一号是码头,他收留我停泊,满载的渔获,原来是失落。在四月一号的码头,我燃烧我的船,怕夜黑时候,你疏忽错过,我焚心等候……

  “呃……这个感觉啊错觉啊等下再来,我先要另一杯。”我强迫自己退出话外音功能。

  “那么,小姐,你点单吧。”师傅拿出纸笔。 

 

  心园咖啡馆的咖啡都是量身定做给每个人的,换句话说,每位客人都能喝到属于他的独一无二。无论你是稀客还是常客,银子有多少,身份高低,品格贵贱,师傅都不会吝啬他的手艺。不过,每个来心园喝咖啡的人,都必须描述他想喝下去的心情。无论怎样的感受,即使表达的不够贴切,师傅都能调出你期望的味道,且从未失手。这大概就是这家店永不关张的原因所在。

 

  可此刻,我想喝一杯怎样的咖啡呢?——“‘心动’、‘胆怯’、‘体会’……”我试着将心情整理成词汇说出来。

  “小姐,不要太贪心。一杯咖啡里,能喝到这几样已经不少了。”师傅聪明的制止我。

 “好吧。那么就请替我调制这杯‘流星下的愿’。”

 “你不觉得这名字很港片么?”师傅鼓励我做个文艺青年。

 “那就叫‘如果爱下去’。”我很国产片的说。

 

  在靠窗的顺数第二个位子上落座,我打开了那本书。这是一本很疲倦的书,我说过。

  无论他的封皮多么厚实,纸张多么精良,墨香多么悠扬……他都是一本疲倦的书。这意思不是说他让我打瞌睡,也不意味着内容空洞乏味。恰恰相反,字里行间时不时闪烁着的灵动光芒,和并不张扬却深植人心的平缓语调,都让我舍不得看完。而且,他表达了想表达的,这些表达即个人化又不屈从个人化,不偏激不较真不做作,不为了风格而风格。就像帅而不自知的人一样可爱。

  我想说的意思是,他本身很疲倦。而且原因不祥。难道是因为借阅者过多?

 

  我只是兴之所至的触摸到其中一些章节,便被迷住。如此,一壶“如果爱下去”很快喝净了。师傅顺其自然的给我上了那款“今日特别推荐”——“小姐,这杯‘感觉有时是错觉’是不用加奶和糖的。”他提醒我。

  我微笑回应,手中的书页翻到了一篇满是记号的章节。看样子,在我之前阅读此书的人不在少数。字迹明显来自不同的手笔,虽然字意已经因为年久而无法辨认。其中有一句话说:“虽然总是读不懂,但有兴趣一直读下去。”从随后章节的字迹辨认和一点小推理,我断定她没读完。

 

  其实对于这样一本书,不能读不懂,不能读太懂,最好就是读不太懂——完全不懂,读的人累,被读的书也更觉体会不到自身价值;也不能全懂,全懂了,很容易换一本书读。还有一点:读得懂读不懂,都最好不要瞎评论,更要谨慎乱作记号。像我,懂了都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懂……

 

  我对于别人做的记号并没研究的兴趣,即使她们潜伏在不知名的角落,偶尔跳到眼前——干扰的只是当时那一瞬间的情绪,并不妨碍我读下去。只要做记号的人不出现在我身边,指着某句话说:“呐,这句话是我两年前写的。”那就足够。我固执的认为这本书从本质上来说是为我写的,纵然在我之前有不少人读过,那全然不是问题。而我也从中体会到了许多玩闹吧以外的东西,不为人知的东西,可以在心园找到的东西,多年舍不得用的东西,与他分享。

 

  “师傅,我的咖啡好了吗?”坐在靠窗顺数第一个位子的男人起身问。

  “来了。”师傅将咖啡安稳的放到他面前,“先生,这是你的‘如果没有风’。”

  我不禁抬头看了一眼,不是咖啡,而是咖啡的主人。很显然,他也看着我。——“小姐,可以一起么?我是说……我可以请你喝一杯吗?”他看了看我,和面前的书。

  他很直接。但是我并不介意。——“当然。”我说。

 “那你要来杯什么呢?”

 “等我喝完这杯‘感觉有时候是错觉’再说。”我皱着眉毛,喝了一口,真是错觉?竟然又苦又涩?

  他笑:“如果苦,何不加点糖和奶?”

  我也笑:“你刚才说要请我喝一杯?这杯我不要了。”

 

  “师傅,我想要一杯咖啡——那是在千帆过尽之后,两个灵魂突然相遇,瞬间获得了最默契的慰藉,于是得以重拾单纯与期待,并为之感慨而战栗。这种感觉不冲动,却直接;不激烈,却纯粹。”

  师傅放下手中的活儿,抬头看我:“小姐,这将是一杯非常昂贵的咖啡。”

  “没事儿,有人买单。”

  “那好。我这就做。他叫什么?”

  “死了都要爱。”我惯常用五个字给咖啡命名。

  “还是很港台。”师傅耸耸肩。

  “那就叫‘这该死的爱’。”我国产地说。在掉头之前,顺便提醒师傅:“今天的特别推荐,做的太苦涩了。”

  “那是咖啡本身的味道,没有粉饰,很纯粹。”师傅回答。

  “所以你特别强调——不让加奶和糖?”

 

  “感觉本就是这样的味道。有些人不喜欢原味,加上奶和糖,就成了错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