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天津

标签:
旅游情感图片杂谈 |
分类: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

现在几乎每次旅行都要把天津作为中转站,有时是去的时候,有时是回来的时候。因为女儿女婿的家在那里,我们是特意过去看看两个孩子,在那小住几日,享受一下亲情的温馨。
这次也是从沧州坐了1个小时动车到天津滨海西,姑娘姑爷去接站,下车请我们吃了顿喜家德饺子。两个孩子在天津市内上班,平时不回滨海,我们就住在他们滨海的家里。跟他们说千万别两头折腾,周末回来就行,我们自己什么都能弄明白,不用惦记。
在外面逛荡了20来天,确实有些疲惫的感觉,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那里的市场我们很熟,去买了菜回来,自己在家做着吃,比外面的顺口多了。滨海比孩子前几年刚去时热闹了些,但大马路上还是人车稀少。虽然已是初冬,却依旧是秋天的样子,树木泛黄,落叶飘零,很是萧瑟。
本来想去海边走走,那两天除了雾霾就是下雨,也就没有逛的兴趣了,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睡睡觉,彻底的放松一下也很好。周末晚上,孩子们回来,本想在家里给他们做点好吃的,两个孩子非要带我们出去吃,到孩子家,就得听孩子的,不能主观的以爱的名义忽略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更要感谢孩子给予我们的爱与福气,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女儿一直不习惯朝九晚五,总感觉觉不够睡,我看见好心疼。年轻人有几个不恋床的,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贪睡的人,现在这个年龄反倒觉越来越少,如果可能,真想把自己的夜晚和睡眠都赠予她。
很怀念与女儿一起去过的那些旅程,也许是自己真的老了,曾经给予女儿的那些关心和照顾,她以同样的方式,在旅途上一一回馈给我。不知下一次我们的母女行会是什么时候,但愿那时我依然保有健康与活力。
去孩子家最难的就是离别的时候,总是要走的,每次分开女儿和我都是依依不舍,很想和孩子保持一碗汤的距离,也特别羡慕那些和孩子住在一个小区的人,彼此相互照应,相互陪伴,是莫大的幸福。
但人生就像庆山说的:人的命运大抵上都有背后的无形规划,有些人年少就要离家远行,有些人即便到中年还与父母相伴。有些人总是与大家庭热热闹闹从不落单,有些人一再面对究竟而彻底的孤独绝境。真的是力量巨大的命运之手。
说到底,人生没几件事是自己能够把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