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与新年

标签:
情感图片杂谈 |
分类: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

2024年的岁末,我几乎足不出户,有一半儿的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游记当中,在漫长的冬日,伴着一室阳光,回忆江南的温润与葱茏。
写到笔穷之处,也追追剧,翻翻闲书,在跑步机上走上几公里,或者在网上购购物。2025,是蛇年,是女儿和女婿的本命年,得提早为他们准备红衣服,甚至无论挑什么,都希望是红色的,祝福两个孩子蛇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好运连连。
新年夜,外面传来阵阵烟花声,知道本市为迎新年正在上演大型烟花秀,松花江畔一定是人烟熙攘,我也喜欢这种新年的仪式感,只是不喜欢热闹。我在家中没有像往年那样打开电视看那些无聊的跨年晚会,而是在修改我的游记,已经写到了宁波篇,想着新年之前发出去。拖拖拉拉,旅行回来一个多月,只写了五篇,总是被琐事和杂念所牵制。
这是我强行给自己加的戏码,本来也可以发个九宫格,简单的写几句,就算完活。却偏不,每次旅行回来要是不写几篇游记,就好像白去了,就是未完成的旅行。而一旦开始写一篇文章,它便成了生活的重心,吃饭、睡觉、运动、打扮,都成了可以忽略的事情。琼瑶是化了妆才能写作,我却是素面朝天,因为灵感总是稍纵即逝,很多黑夜里想好的句子,早晨起来就都忘了。
而想要表达的欲望,却总是强于写的能力。有时会想自己并不是擅长写作,只是热爱写作而已。关于我的游记,夫说我写的没有以前好了,女儿说我写的是流水账,朋友说我现在写的更流畅平时了。
其实他们说的都对。笔力肯定是大不如前,工作的时候整天摆弄文字,有好的文字环境和氛围,再加上年轻,所以就才思敏捷,文如泉涌。退休以后,生活简单,头脑僵滞,虽然一直坚持阅读,却很少动笔,一旦要写,总感觉思维枯竭,词不达意。
所谓的游记,就是起个备忘录的作用,就是把旅行的过程和感受叙述下来。不是拿去发表,也不用考虑谋篇布局,记忆力越来越差,所以要尽量写的细致一些,就难免有流水账的感觉。再说不面面俱到,也对不起夫给拍的那么多的美照。
至于流畅和平时,大概就是以前喜欢抒情,现在更多的是叙述,这与自己当下的年龄和心态有关。老了,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和激情了,更不喜欢哗众取宠、故作高深,真实、自然就好。
2024,是我退休的第三年,与“单位”的链接越来越少,不再关心与己无关的人和事,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和热爱里。阅读、书写、运动、旅行、拍照、朗读,都是我获取能量的方式,都是能滋养自己的东西,所以才觉得生活丰富而充实。
对于退休的人来说,旅行是能激活自己的最好方式。2024年,有过四次出行,3月和女儿从天津直飞西双版纳,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后来又去了昆明、大理,我们都希望通过旅行获得内心的旷达与平和。这肯定是这一年最开心幸福的一次旅程,目的地也许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母女所拥有的那段特殊美好温馨的时光,以及我们一起获得的成长。可惜我和母亲从未有过旅行,所以一看到那种女儿带着母亲出行,甚至祖孙三代的,就羡慕不已。这一生有很多遗憾,而对母亲的亏欠是最痛心的,母亲走的早,我又立事晚,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感觉,痛彻心腑。也忽然觉得自己老了,因为处处都是女儿在为我操心,照顾我,我倒像个孩子了。
4月和夫去了泰国,这是我们俩第一次走出国门,多少有些忐忑。现在国际形势动荡,不太有出国的想法,这次也是机缘巧合。可能因为泰国满眼都是中国人,也因为我们有一个泰国通的导游,让我们在异国他乡并没有多少陌生感,反而玩的很尽兴。泰国的高温,也让人热到窒息。
8月底我们和一对夫妻朋友一起去了北戴河,后来姑娘姑爷周末也赶去与我们相聚,便有了一次与以往不同的北戴河之行。有很多开心的回忆和精彩的画面,我特意写了篇《那海、那人、那时光——北戴河2024》,并配上图片,来纪念我们在北戴河共度的愉快时光。
10月底,我和夫又有了一次随心之旅,我们去了赣州、于都、瑞金、宁波、奉化溪口、绍兴、天津、沧州、海城,在感觉烦闷无聊的时候,人生再次因为旅途而打开新的面向。我们的旅行也变得越来随意,不再执着于目的地的有名无名、不再赶路、不再早起、不再纠结住哪,只选固定品牌的酒店,不再发朋友圈,旅行本来就应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弄的太紧张就失去了它的初衷和意义,也期待新的一年我们有更多更精彩的旅程。
这一年,最高兴的事是女儿调入了新单位,做的是和我上班时一样的工作,党群工作部,负责宣传工作。有省市级电视台编导身份的加持和自身的才气,让女儿刚入职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现在除了她还不太适应早九晚五的生活,一切都让她觉得开心自豪。我跟她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能从事自己所喜爱和擅长的工作,要珍惜。
女儿在青春期,有一段时间非常叛逆,我不得不求助两个有智慧和才识的兄长为其把脉,最后他们都扔出两句同样的话,这孩子要不就出息个爆,要不就是谁也管不了。我既不希望女儿成为前者,因为成功要付出代价,我希望女儿活的轻松自在些,不屈从于任何外力,能自食其力就行,也不希望她成为后者。
而现在的女儿,心地善良、纯净正直,从没见她动过歪心思,而且有主见明事理,孝顺懂事,是我最贴心的小棉袄。应该说孩子从小跟谁长大特别重要,那是打根基的时候。女儿10岁之前都是由我父母照看,母亲善良大度,父亲聪明智慧,一个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女儿,一个教女儿读书认字,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女儿也一直记得姥姥姥爷的养育之恩,只是遗憾没机会报答,这是我们母女相同的感受和遗憾。
夫常羡慕我自由自在,无所牵绊,但我更羡慕他,这个年龄,还家有老母,倚门盼望,而我早已成了孤儿。去年我的体重出现了历史新低,并没有刻意减肥,按理说应该是体重上涨的年纪,却一路下滑,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就想还是不要吓唬自己,说不定这是老天给我的奖赏。想起年轻时,为保持身材所付出的那些努力,现在都得到了回报。人生也如此,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埋下命运的伏笔,好坏都有因果,所以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我早对自己人生的各种境遇,全盘收单,没有什么不公和不甘,只有坦然接受,然后不断修炼自己。
也不再纠结是断舍离,还是继续纵容自己的欲望。只要在自己消费能力允许的范畴内,不用那么多的犹豫,喜欢就买,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公众号上有段话说得好:“买什么东西,不必总在那里算计值不值,一些经济学家朋友们总是在那里用利益的算计给出人生的建议。有时候,只图个自己喜欢就可以了,一个包,一个口红,一辆车,都是消费。消费的主旨是开心,而不是回报。人生并非时刻保持精致的算计,只要开心,就值得继续啊。”
何况,衰老日益逼近,如果还喜欢打扮,还能穿得好看,穿出感觉,多么难得。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循环往复,有些东西默默地消失,有些东西又惊喜地回归。既然拥有,何不珍惜。前几天在小区里遇见同龄的老友,我们这个年纪,都已经向身心缴械投降了,曾经说过的那些豪言壮语,都被风轻易的吹走了。那种无力和恐惧感,越来越强烈。我去年也体验到了什么叫腰酸背痛,也不得不补钙了。白天和晚上阅读,要用两个不同度数的花镜。年底连续两次感冒,这几天眼球又莫名其妙地充血。但我相信大多时候,我们不是病了,而是老了。
这一年,公公过世,终年90岁,可谓灯枯油尽,寿终正寝。普通人能活到这个年龄,且没什么大病,没遭什么罪,实属不易。把生命耗到最后一刻,而且是在睡梦中离世,也算是喜丧了。
这一年,我和夫风雨同行,相伴相携,我们是有开心也有争吵,但我们俩都属于不记仇的人,夫妻之间也应该是越老越珍惜吧,这一年,我的生日和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夫不仅送花给我,而且把仪式感拉满。结婚36年,夫从未忘记过这些重要的日子。我是个容易知足的人,这个年纪,身边能有一个知疼知热不离不弃的人就是幸福。
这一年,有内耗,也有顿悟。有时候心里像住进了一个魔鬼,某些执念挥之不去。有时候心中又注入了阳光,温暖惬意,幸福无比。人生有太多的岔路,难免选错路口,但无论走多远,都经历了什么,只要能回到最初的地方,也不失为一种圆满。因为看清了事物的本质,学会了懂得,也学会了原谅,何况自己本身并不完美。
越来越不喜欢与人争论、计较,或是大动干戈。与朋友聚餐,说到“幸福让”这个词,感觉蛮有道理。活的好的人看什么都能理解和宽容,活的差的人看什么都刺眼和愤恨。有人说:狭路相逢,命贵者让路。是啊,我们何苦与一些不相干的人争个鱼死网破,不值也不配。
新的一年随着家里挂历、台历和日历的更换,而感觉到了新的开始。新年与旧年交替的一刻,钟声响起,我和夫一人一杯啤酒,碰撞后一饮而尽。开心和烦闷,好像都在这杯酒里了,喝下去,过去一年所有的好和不好,就都过去了。人生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人一定要有翻篇的能力,不要总是画地为牢,自己为难自己。过去的事情,在意不在意,都无从改变。时间如激流,很多过去的东西都成了陈年往事,很多曾经的坚持也被冲得七零八落。唯有当下,最值得把握和珍惜。而这些看似普通的当下,也有失去的时候,所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苍茫人世的珍宝。
岁序更迭,华章再起。新年的第一天,我和夫去江边走了一圈,我穿上红色的羽绒服拍了几张照,可惜没有一场雪来映衬。已经没那么强烈的好胜心,非得去爬爬山,一定要登高祈福,为新年讨个好彩头。换一种方式,也一样寓意好运和新生。我们冲着远方大声的喊,2025,我们来了!
湛蓝的天空,虽与昨日无异,却十分可爱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