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莫干山(3月21日)

标签:
旅游情感图片杂谈 |
分类: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

女儿推荐了部电视剧《隐秘而伟大》,突然迷上了王泷正扮演的夏继承,侠骨柔肠的夏处长简直太有魅力了,真是欲罢不能。这部剧有场戏是在莫干山拍的,要不是看电视剧,还真不知道还有个莫干山,这次旅行,正好可以把莫干山囊括其中。
说正好,其实到莫干山并不方便。莫干山在湖州市德清县,我们从南浔颇费周折地折腾到德清县,已经是晚上5点多钟了。那里根本看不到出租车,问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路两边停着的小面包就是出租车,我们过去叫了一辆直接开到了莫干山的半山腰,一路的盘山道,却不算险要。我们住在阴山街的一家宾馆,山上住宿自然是不便宜,吃的也贵。
在附近找了家饭店,老板是个60来岁的女人,有点妖气。我们两个人点了三个菜,花了200多元,她好像还不够满意,一点笑模样都没有。墙上挂着莫干山百年老店永利号的简介,该店的创始人是个诚信守信、乐善好施之人,不知与现在的店主是什么关系,可惜的是老字号的优良传统一点也没有传承下来,如此经营实在是折损了老字号的名声和威望,也难于长久。
第二天早上起来,莫干山云雾缭绕,空气异常清新。莫干山以竹、泉、云和清、绿、凉、静的环境著称,素有“清凉世界”之美誉,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早春的莫干山温度很低,应该是旅行的淡季。据说清明以后,莫干山便热闹起来,来此避暑度假的人络绎不绝。
莫干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它因春秋时期莫邪、干将在此铸剑而得名。从清末民国开始,这里就是众多达官名流趋之若鹜的“世外桃源”,为此留下了许多游踪墨迹,为莫干山带来了巨大的名人效应,也为莫干山留下了二百多幢形状各异、隐藏于深山竹林中的名人别墅。
一向深居简出的毛主席曾经两次来到莫干山,他对莫干山的风光景物、竹海松涛赞叹不已。一次,毛主席在上海干部会议上讲话时说,“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曲折的。比如走路,总是这么弯弯曲曲走的。莫干山你们去过没有呀?上下都是一十八盘。社会的运动总是采取螺旋形前进的。”
蒋介石也曾四次登上莫干山,他还在那里度过蜜月,甚至在他退败之际,曾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莫干山的一次秘密会议上。不知他是来希冀东山再起,还是要重温旧梦?抑或仅仅是一次无奈又痛苦的告别吧。
坐着景区的摆渡车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游览。我们最先到达的是毛主席下榻处,1954年的春天,毛主席来到了莫干山,在杭州主持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期间,他亲临莫干山视察,并下榻皇后饭店,就是现在的毛主席下榻处。他在归途中为莫干山作了一首七绝诗:“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从此,这座山因为这位伟人的到来而更加的夺目。
走进毛主席下榻处,与他住过的其他地方一样,是那么的简朴、亲切。在他卧室的办公桌上一支毛笔静静地放在那里,仿佛他老人家刚刚挥洒过狂草。斗胆拿了起来,虽然知道这不可能是毛主席用过的笔,内心还是忍不住的兴奋和激动。又到对面的竹林中徜徉,那条小路上一定有毛主席走过的足迹。
我们又来到了松月庐,原名武陵村1号,就是这栋可以听松望月的房子,曾经是蒋介石临时总统官邸。他在这里召集金融秘密会议,推出了近代史上最短命的货币金圆券,松月庐就是币制改革会议旧址。历史的烟云深藏于莫干山之中,如今,蒋介石官邸成了松月庐的代名词,向人们展示着那一段风起云涌的往事。
不知怎么,白云山馆这站,游客特别的少,摆渡车到了这里,几乎没有人下来。这座造型硬朗,简洁大气,颇具英国风的房子,正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度蜜月的地方。1927年,蒋宋婚宴结束的当天晚上,就来到了莫干山的白云山馆,开始了他们的新婚蜜月生活。1937年,国共双方高峰会谈就在这里举行,参加会议的蒋氏夫妇、周恩来、潘汉年、张冲就住在这里,这个在芦花荡公园上端的别墅,有着非凡的政治意义。而今,历史风云,兴衰荣辱,尽归沉寂。
最后去的是剑池,有人说莫干山美在剑池,剑池美在飞瀑,其实,剑池不大,水也不深,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了这个著名的景点剑池,多少有些失望的感觉,倒是干将、莫邪舍命铸剑的传说为那里带来了一丝神秘与仙气。
岁月流转,历史远去。下山的时候,心里装了满满的故事和感慨。看着渐渐远去的莫干山,感觉它是那么的沉静、深邃,像是一个隐者,在时间的河流里,沉淀了数不尽的风雅旧事,书写了太多的历史注脚,实属一座传奇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