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经验与最终目的

(2025-02-27 23:51:30)
标签:

金州hnlk

本质

分类:

个人经验与最终目的

2025/2/2722.57

记得看到过一件事情,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儿童演员,很火,有个大演员建议他好好上学,一个大导演建议他趁着火多拍点电影。能有大演员和大导演的建议,周某演员,王某导演吧,还都不是内域的。就可见他多火。

他母亲可能比较认同大演员的看法,认为上学重要。带他上学去了吧。

 

那么,我们就仅仅从事件本身来分析下,且当个有趣来。

谁说的对呢?

首先大演员和大导演肯定都不会坑那个儿童了,不仅是人对孩子的自然眷爱之心,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如看到儿童的自己,能那么火,肯定很可爱很懂事啊,而且他们也没有必要去坑一个孩子。应该都是真心建议,希望他好。

其次,那么,谁说的对呢?

大演员那么说,应该是他没怎么上学过,没很高学历,而且他是演员,知道演员这个行当也有很多不易。至少他认为不如上学荣光有为。

而大导演,估计正经上学过,明白上学也没什么,而不论是出于人生和生活,趁着火,更好的在这个行业发展,他认为会更好。

 

那么,谁说的对呢?

我们从最终目的来谈。

人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生活和人生,为此奋斗。如果有能为,创造为人类更好,而一般来说,就是为了自我更好的生活和人生。

那么,如何更好的生活呢?

这个倒是很简单,就是在稳定繁荣的时代,有更多现实的等价物,金钱。那么,趁着火多演明显是对的,能直接对应金钱,而求学,则是间接的了。

如何是更好的人生呢?这个和个人有关,每个人的趋向不同。

如果从一个常规考量,在实现人生价值上,上学更有利,因为上学是一个提升,明显的对知识的提升,对无限可能的提升,而演艺,是一个平面的表演,说演技进步多大,这个空间还是很小的,也不是根本的,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和娱乐价值往往是根本的,很火的演员就是演技很好吗?往往关系不大,而且不论多火,总会过火,是有时效性的,更凭借运气,也更应该抓住。稍纵即逝了。

从人生的常规选择上,当然上学好。

那么,从这个孩子呢?他喜欢上学吗?上学适合实现他的人生吗?

明显不是的,可以很简单推测出,他喜欢演艺,一个孩子,如果不是喜欢这个,很难强迫,很难表演好的,上学可以一边学么。

实践更清晰,如今那孩子长大了,好像从新演戏,热爱这个,肯定不如当年火了,好像还是武打明星,功夫片的时代也过去了,在他少年时那是黄金时代。时不我与。时代很重要的了,尤其是对于演艺。

如我小时候,男演员都是钢男的,很有棱角,胡子,那时候小白脸就很难混,如今都是小白脸的,钢男就很难。那时候女演员,特别讲究魅力,魅力第一,就要求长的有特点,甚至不美。那时候仅仅美的女演员,很难显著的。 如今美第一,比例和对称,不需要魅力,而有魅力所带来的突兀个性,很难显著了。

那时候武侠兴盛,很有市场,如今,武侠就很被淡然了。

而少年,长大了,书应该也没读好,不是读书的料,还想拍电影,拍的也很好,但长大了,也不是那个时代了。

一种共有的遗憾吧。

 

或说,这是少数了。

亲,我在谈一个概念,不是这个演员,是用这个事情的概念谈一种选择判断和人生。鉴往知来。少些遗憾。

这类的多了。

我就想起早几年,偶尔听闻,还从演艺谈起吧。

一个很著名的年轻男演员吧,唱歌的演戏,这边比较奇特,按说歌者和演员是完全不同的行业的,就如电影演员和电视演员都不是一种。影视歌三栖的很独特。这不多说了。

当时一个很火的青年演员,我都知道,很火了。正火的时候好像忽然去上学学音乐去了。然后过几年回来,就,不能说销声匿迹吧,肯定大不如前了。

这种情况还是挺多的,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个小虎队,要按今天的发展该能走很久长,世界级的,结果因为服役解散了,再出来,不过几年,就不可能了。

这是演艺的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演艺么,光辉的事。

其实,普通人也是的了。

就先从动人的爱情讲起,一般来说错过青春,基本就等于错过了。

所以真是心动不如行动,心动就要行动。没有是什么来日方长的。

太多,都是如此了。

 

学业,事业,一切都一样的。

人生,是被耽误的,不是一些卓越者奋发图强,而是大部分人,都被各种,外在或自我的懵懂与无知,给耽误了。那些卓越者只是正常发展而已。

所以人才会谈到时运,而在时运中,自我的认知占绝大部分,虽然形成自我认知有很复杂的原因了。

就如一些电影表现,到中年了,回到十七岁,这有什么区别呢?不仅是容貌身体的问题了,有时候还真差别不大的。

而回到十七岁,那个时代,那和十七岁的自我是一样的啊,不是和现在比的。

差别的就是,中年的脑子,不惑了。

有这样一个头脑,认知,在十七岁,会开展不同的人生。

其实就是,不被耽误了。

这是上天的作弄,也是人世的谜语。

就如前言,那些卓越者并不是自己多卓越,而是没有被耽搁。没有被自我耽搁。

这种论证很简单,假如让中年者,更老点的,能回到十七岁,从新开始人生。他们多自信能更好。这里还不是说的什么知晓未来的投机取巧,而就是仅仅是长者的岁月积累的认知,其实磨去的捆缚了懵懂了。

 

说父母对孩子影响大,主要是认知。不是财富地位的,那也要能守住啊。是认知的教导或潜移默化,卓越的人一般很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的,甚至和时代,甚至和世界,他们的选择在认知中是很清晰的。不论是来自于长辈,还是来自于历经和领悟。

这种认知当然是可以教导的。

如果来不及了,也没什么,那么希望,懵懂幸福的度过了一生。虽然这个难度其实是有点大的。

 

不过似乎也无所谓了,当是最好的安排吧。

因为不论如何,在人的个人存在中,其悲喜是类似的。

很卓越显著的人,在人生和内心的痛苦上并不比平常的人少,甚至,更多。只是在人生的深度广度上,尤其是创造表现上卓越。卓越说的是社会价值。人类价值。对于他人外在的价值。

只是一般在良性文明中,对于他人的价值,会同样增益自我的价值。

 

而在所有判断上,最终目的的审视,都是最好的一种可能判断。当然,这个最终目的是人和人生的目的。自我的人和人生的目的。往往也不一致的了。

如有的在乎外在,有的在乎内在,有的在乎自我和人群,有的就在乎自我。有的在乎客观的事业,有的在乎主观的事业,有的在乎创造的人生价值,有的在乎感知的人生价值。不一样的了。自我和自我的最终目的,都是最好的选择判断,而不是社会的一时,被给予的时代和局限的认知。

而主要的关键是,人生太短了。都来不及反思。

青春太短了,而在青春时候不会认知到。不知那是不是美好的青春的一部分。

 

金州。2025/2/2723.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损失与希望
后一篇:友好天奇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