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语言随谈

(2025-01-28 22:50:37)
标签:

金州hnlk

本质

分类:

古语言随谈

2025/1/2822.17

晚会确实谈不上太好看,只是和弟谈了谈歌手,歌多么,幸好有三个至少是歌手的,莫文蔚,王菲,梁静茹,我说,你听,歌手的基本素养是每个字唱的都不一样的,不是一个调的,其次根本就是节奏气韵的一体联动人的潜意识呼吸心跳达到的动感动人了。

至于其他,那,都一个调,那不是歌的,不知什么东西了。

几个戏剧的片段唱的也好,戏也是每个字都不一样调的,唱的都是的。戏曲和歌曲在根本表达上是一致的。

术业有专攻,武角不唱,文角不武。看来都很专业的了。

后来就不看了,十点左右吧。这会儿。

 

期间还和弟谈了会儿语言。弟久在南方,安家了,十多年了,是南方人了。

和弟谈,普通话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大策略,价值巨大。

但要说方言,其实北方方言价值不大了,普通话也是北方语言为主的,粤语价值大,很可能是古中华的语言。蛮族入侵,中原南下。

诗经是可唱的,很可能是用粤语唱的,粤语唱的好听的。

推断的理由是,如,北方话,都比较重音,可谓铿锵有力,而南方话,不论是粤语还是吴侬软语,都比较软。

而古来中华,源自于中原,人口稠密的,不需要那么大声的了。

而今日北方话的重浊音,很像是草原族群的发音,草原稀疏,人少,需要大声。

古中华的语言很可能是今日南方话的,粤语,吴语之类的。

所有,如果从语言研究来说,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的。如,粤语如果是古中原的语言,那些发音关联,如何产生的,和文化自然,图腾象征,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的,文化意义了。

 

但作为语言本身来说,语言的本身是为了交流,明确清晰,普通话的价值很根本,很巨大。虽然普通话的设定上太严肃重视了重浊,不是港及台的发音清扬,是融合了南声的。

但,不论如何,一种共同可行的语言体系,是十分有必要和重要。

就如书同文,不论同在什么地方上,都是有其直观价值的。因为只要先同了,改进改善相对就比较容易。

如,秦统一在小篆,其实小篆并不是当时最好的,多明显啊,秦汉那么近的时代,都能汉隶,说明汉隶早就在。

但秦统一在了小篆上,而汉觉得书写不便,主要是需要书写的更多了。改行汉隶,这是一个重大改进的,第一次简化。就是繁体字了。就好改进了。

所以秦始皇这个暴戾是很有问题的,但也做了些很根本的好事,甚至只有这种暴戾才能实行,就如,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中华的奠定是他的。另一种深远意义了。

普通话,简化字,类似这种的。

简化字好推行的,之后推行普通话是发展交流更频繁了,需要如此了。

而方言的形成说明了古来地域性的强化,流动性小。文字是很早一体的了,很容易一体的了,文字如汉隶一样,为什么叫汉隶,隶书,最早官方使用的。

就如儒学一样,怎么推行儒学,考这个,靠这个标准选拔人才就行了。

但,语言难,因为语言是所有人交流用的。普通话是第一次。真是功在千秋的,甚至,只有强制才行,也是好事之一,深远有价值的好事之一。

民族性,不需要保持的,民族性最初保持的价值就是希望民族中的人更好,团结互助,简单说这个目的是希望族群中的人更好。

如果有更好的可能,明确的更好的可能,破解民族性是必要的。普通话这一点也很明显了。

 

古代和现代,过去和现在,都是为了更好的现在,更好的未来。在人本身了,而不是其他形式了。即使很多方言可能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我还是主张普通话的,因为文化价值中最大的价值也是希望人更好。这是根本。

否则把古代文化做的再清楚,又有什么价值,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了。

清训诂做的好,什么样子,最cha的样子了。

一切为了人更好,这是根本的了。普通话就是如此,统一在任何语言上都是,这甚至是必须强制推行的,那么,就真功在千秋了,和左右写字,简化字一样,这都需要硬推行的了。也是人类的诸多奇特之一吧。

所以,你要说,这个时代中最大的对于族群有益的事,我会说,是,普通话的推行甚至强制推行。

恰如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到今天都具有根本的价值,是一个体系的开创。虽然秦始皇确实不良,秦也不良,实践也证明了。

必须强制推行普通话,强制灭绝方言。看很多节目还在提倡方言,有时也感到是时下混乱之一。

普通话是这时代,可以说百年来,最大的一个千秋功业了。其次是简化字,其次是从左到右的横写。这都是跨时代的,具有巨大甚至可以说无限的价值和意义的。有些还真只有这个结构才能完成。恰如只有暴秦才能实现书同文。才能统一度量衡。只能硬来,而且能硬来做到。

人类之奇特吧。也是奇妙了,也是奇迹了。

 

金州。2025/1/2822.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语言随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