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骗与欺诈
(2024-11-09 20:50:55)
标签:
本质金州hnlk |
分类: 文 |
诱骗与欺诈
2024/11/9。19.59
比如一个物品,普通卖五块,你卖二十块,明码标价,我买了,这不算你诱骗和欺诈,最多是我识别不够,怪不得他人。最多说商家不厚道,但谈不上是诱骗和欺诈。
如果一个物品,图和单都是说发两个,却只发一个,玩弄文字游戏,如有的是刀和刀套了,有的是一把是两个了,故意不说明,含糊其辞,如说发一送一,或在很小的地方表明刀套,但至少还表明了,还可以怪自己没看清,没看仔细。有的甚至直接说发两个,图也是两个,但两个不是说的两把,割裂整体,这明显是诱导和欺诈了。
今我就遇到一个,幸好已经知道客服平台会干预,呼吁,退款,一共3块5,我给商家又打回去一块七零五,因为它就发来一个。虽然客服态度也不好。都这么狡诈了,能多好。
事情虽然不大,钱也不多,但欺诈所带来的愤怒多,很多都是,人并不是怕吃亏,也不是吃不了亏,而是被欺诈所带来的愚弄感,显示着高处的蔑视和无所顾忌,往往引发受欺诈的巨大愤怒。
很多都是如此的,事情并不大,而是欺诈欺负本身引发的。很多重大惨案都是因此,很小的事情。是欺诈本身的问题。
但咱也不欺负人,你发一个我就给你一个的钱,不会因为态度不好什么的,怎么的,客观。
幸好是有平台结构,这若是现实,恐怕就可能出大问题,狡诈的无所顾忌的诱骗和欺诈者,认真的被欺诈者,往往会酿出大悲剧。
话说,这种购物如果是现实,也不会出现这类了,都当面看到当面说清了。最多是亏不亏,不会存在欺诈了。
这是网络购物的一个明显主要的问题,就是看不到实际的,有时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而这种维系主要是诚信和信任感了,一旦破坏,那真是虚空了。
如果没有平台的强硬维护,这个产业就无法存在,商家可以任意欺凌了,这是平衡制约的价值和关键。
欺诈所带来的愤怒本身。例子很多了。真不是事情大小。
我少年时,至少两个老人,一个是我同学的奶奶,一个是我邻居的妈妈,都六十多岁了,因为被欺骗,还真不算太多钱,一百多块钱吧,双双轻生了,女子,那代那些年长的女子无奈,骗人的是行商,找不到的了。无处平衡。
更典型的例子,网络上的悲剧,一个青年因为自行车被怀疑问题杀进某局酿成惨案的,一个南方村落里,因为占那么点地,酿发命案的。太多太多了。
其根本,就是欺诈欺负,这从潜意识谈是否定了被欺诈者被欺负者自身,而人的本能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会爆发出自我证明的根本。如果没有合适的可以平衡,如有效公正的法律和投诉处理系统,就可能酿成直接的冲突。
并不是事情多大,而是欺诈欺骗欺负本身,对人自我的否定。
还一个很悲剧的,一个女生,考上大学,被骗,气死的。事情也不算太大,这种心理被否定的根本大。
一个社会如何是良性的,没有很多人谈的那么复杂。
就是一个社会没有欺诈欺骗欺负,或一旦产生如此的时候,能诸多的结构来带来真实的平衡,而不是靠人自我安慰。
反之,如果不能,那么这种人性的自然的积累和愤怒就会越来越多,甚至直接普遍的爆发。
你各种诱导是两把,图和文,如此诱导欺诈,那你发来一把,能退款我肯定要求退款,这不是钱多少,几块钱,三块多钱。给个流浪者发个善心都得五块吧,这不是钱多少,而是欺诈本身带来的侮辱和潜意识对自我的伤害。我给回一半,发一个我也给你。也不欺负你,不欺诈你。明明收到了东西,把钱给退了,那又成欺骗商家了。相互不欺骗,诚信良知,多好。这种好还需要很多保障,甚至普遍的一种良知。维护社会稳定繁荣的根本,并不是法律,法律是最后明显的形式,而是人根本的自然的良知。如果存心的诱导欺骗说不自知,恐怕不可能。那么明显。一些商家的狡诈,与所包含的类似高高在上的无耻多是如此。欺诈欺骗欺负是一体的了。
随着越来越完善,我相信这些彰显人性之恶的,会被迫收敛,甚至消失,随着制衡和严明。对强势方的卑劣的严苛处理,越来越好会越来越到来。
金州。2024/1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