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州
金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508
  • 关注人气: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浪之水与理解

(2024-04-08 13:37:26)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沧浪之水与理解

2024/4/813.18

《渔父》,结尾,渔父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很洒脱的样子,不论是引导还是嘲讽屈原看不开,至少他是不认同屈原看不开的。

水清,就洗缨,这里应该引申的是洗脸了。

水浊,就洗脚。今天科学认为脚比手干净的,手一直露在外面,但因为脚的位置靠下,走路的,就认为脏,当然,可能是光脚走路的。哈。

总之,就是水清水浊,都可很好的运用,无所谓的啦。都有用。

看来很洒脱。

那么,如果是让他喝呢?

水脏,能不能喝?

恐怕就没那么洒脱了。

 

洒脱往往是一种表象了,无关本质的表象。这个本质是自我的。

就如很有钱的人,用钱很洒脱,很没钱的人用钱就很色变。

自我的本质,存在和自我认知点不同了。

 

我当然不是谈这个的了,自我本质不同,甚至会变化,那,有什么说的呢?

我想谈的是,理解。

屈原表达了自己的困境,渔父用渔父的角度去劝。

渔父根本不理解屈原的痛苦,渔父和屈原不是一种思想和处境。

结果,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渔父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了,他的回答看,他压根不明白屈原在谈什么。屈原困在什么困境中了。独清独醒是个什么问题。

所以屈原赴流了,渔父还认为屈原这太奇怪了。

双方都在各自中,所以,问题没解决。

 

理解是进入对方的困境,去思索解决的方式,所谓旁观者清,是先进入对方的困境的。

否则,站在外面,自己的角度觉得旁观者清,那,解决不了问题,就没进入问题。进入,是很关键的了。是否进入,是关键的区分点了。

 

那么,多说句,如果进入屈原的困境,该如何解决困境呢?

屈原的困境,他感到独清独醒。

那么,让他觉得有伴儿,让他觉得可以唤醒其他人。就开始解决问题了。

 

《渔夫》从逻辑角度看,谈的不是洒脱,是缺乏理解的问题。因为缺乏理解,所以,没法解决问题。

 

金州。2024/4/813.33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沧浪之水与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些奇怪的话
后一篇:品级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