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菜单
(2024-02-27 03:32:14)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餐桌菜单
2024/2/27。3.11
有说,域外一要人,公开宣称,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
不知什么个情况,原话自然看不到了,太多时候几乎所有时候,世界与这边是分离的一样,遥不可及,完全隔绝的。
且不说是否断章取义,故弄玄虚。
这句话好像是个俗语,因为我感觉之前各种地方偶尔看到过多次。类似谚语之类的吧,当然不很清楚了,后悔青春没好好学外语。
一个老师说的对,语言是一种思考方式,好好学英语,真的很好的。甚至就是对于阅读和思考来说。
这句话因为出自一个要人,很多人就很愤慨,太霸道了,无理了,甚至恶毒了,都不掩饰的了。
但,从逻辑谈,言者是个对外的要人,这样的人,一般都至少很会掩饰的。他之所以说的这么直白,是这在他看来不是直白。
这边的一些人在理解上有误差了。
就如一个本来文质彬彬,一贯礼貌的人,忽然说了一句看似不礼貌的话,他不是不礼貌,是他的角度这是礼貌的,理解有误差了。
这应该是很好理解的吧。
那,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它的意思还真不是很激烈。
这边的一些人认为的激烈,可能语言真是一种思维,和理解有关。
这句话在汉语中理解,不再餐桌上,就在菜单上。就是很蛮横的,因为汉语理解是顺意的,就类似威胁了。
但是在英语中不是,在英语中,这句的意思是,希望不要在菜单上,而一起来到餐桌上。是一种邀请。英语的句意是倒着来的。
从这种理解,就能明白,一贯所谓礼貌的言者,这句仍然是很礼貌的。他在发出邀请,而不是威胁。他是表达希望大家多谈多合作,来多交流,以避免敌意,达到共赢。他在号召,在邀请。
这让我忽然想,对外交往中,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熟悉对方语言,甚至语言文化的人。因为很多语言的表达,不仅是意义,甚至语气,差异很大的。
有些语言中,看起来大吼大叫的,实则在说好话。有些语言中,看起来轻声细语的,在说严厉的话。
更有语意表达的不同了。情态顺序。
所以语言近似的文明中,沟通表达误差比较小的。这倒是好理解的,语言文化差异比较大的,表达有时候是有误差的。
这让我想起一些人说有时这边从事外事的,直接用英语讲,有人就说,为什么要用英语,用自己的语言。那种外事,是在沟通,不是在宣示什么,就用最易于沟通,误解最小的方式。宣示类的不会如此的,如发言人,都会用本土语言的。那本质是一种宣示。这有些区别的了。
这也让我想起很多盲目的盲目,谈不上有趣了,甚至可怕了,就不多谈了。
合作总是最好的,我想起原来我听过的一句可谓很高级的观点,求同存异,力求合作。就是讲道理了。那时的外事,应该算很好吧,受到敬重,跻身最优群中,也算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利益。
理解,沟通,合作,互惠,共赢,总是大势所趋了,这是好的可能了,否则,就不好了。
金州。2024/2/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