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先验
(2023-12-11 00:07:05)
标签:
金州hnlk本质 |
分类: 文 |
概念的先验
2023/12/10。23.34
概念是首要先验的,是一起的始点,否则就如网恋都没确定对方是女的,两个男的抱着鲜花见面,花花世界没有花了。
有次人和我谈及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事情我不是很熟悉,唐以前的历史还好了。虽然略有所闻,也只是觉得,这个够犀利的,如果真是刺字的话。我倒是直观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来。个人感觉吧。
于是我提及概念的先验。
精忠报国,这个国说的是谁呢?如果是朝廷,是皇帝,那不听话就不是忠了。有些违背了。如果是众人,国人,那,又不该盲目听朝廷的了,可朝廷给发的工资啊。这在古代常是很尴尬的了。
无法辨明概念。
刘邦是爱国不爱国呢?他推翻秦朝了。
很尴尬的了。
就想起一次听一个人讲清的学术,我也不是很所知了。
说,顾炎武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讲国朝廷和天下的不同。
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讲者热血沸腾,很是激情,听起来也很有道理的样子。而实则完全不符合逻辑啊。
把国朝廷和天下分离了。那么没有了国和朝廷,你有什么力量来保天下呢?
这类似你的衣服好美,根本说的是这个人了,不会是,就爱这衣服了,那人把衣服脱给你。光光光。
我也用此谈过说为什么不喜欢这边的学思,尤其是清的。
就是连概念的先验都没辨明。
自人类进入城邦文明,就是所谓文明史了,从部落进入城邦,就是国。在文明中就是一体的了。国的主导就是政,这边古代所谓的朝廷。
所以在西思中,一直在思考这个根本,不会避开政,而是从这个入手,如何限制,如何发展,如何平衡,如何保障来自于民,服务于民,而不是分离开来的。这怎么分离啊?
于是爱国在政的先验概念上,就等于是爱自己了。国来自于自己,也保卫保障自己。
想起新闻,这边也说外坏,主要是说彼岸,外也说这边坏,这也不难理解的了。虽然不同的是,外更说自己的坏。更关心自我了。
一个有趣的点是,这边说外坏,都是说的具象,什么枪击了,其实这是个随机事件,各个文明都有的,甚至从概率考量到彼的枪械拥有较普遍,这概率都可谓罕见了。
而外说这边的坏,说的都是结构的,不是某些具象,结构是具有普遍覆盖的很大可能的。
这是区别吧,往好的地方想,概率的是很难预防的,就如如何完美都不可能完全杜绝暴力事件。概率低而已。但结构是可以改良改善的了。
若说学思的区别,学思是建立在概念上的。概念的率先思辩。
学思不是一种艺术,不是说,东西南北不同,是一种人文科学,是具有一致性的了。
这边的学思自古,即使诸子百家,都没有把概念给辨明了。所以往往归为文学了。
如诸子百家,不论是孔子的仁,韩非子的法,老子的道,都是往下说的,而没有先辨明概念。
就如同网恋,期望是个女子,可并没有先审视是否是个女子,没有先辨明,而往下直接开始谈爱追求未来了。所以都很混乱无序,难以完善。
其实艺术也是,没有先辨明人,不论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价值都不是很大了,所以鲁迅因为熟悉这些,才说,古书不用读了。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他个人的看法,鲁迅当时的文敌也不少,有各种相互攻击的,如,胡适认为问题不在鲁迅说的国民性,而在体系结构的根本。各种吧,但从没有一个人攻击反驳过他说的古书不用读了。
且不说是不是他的感觉。因为他也没怎么说明,只是说没有生机之类的了。
从逻辑的简单思辩则是,古书,都缺乏概念的先验,没有先验证概念。所以非常混乱低阶。
混乱是概念都没辨明,自然很乱。低阶是,概念没有辨明,概念是先验的基础,就没法发展。所以,一直那样。
在西学中就不同,因为是先辨明概念的,就叠加发展了。是有不断的进步的,一直思辩到人文人本。
这也是梁启超,历经西学中用,洋务运动,甚至到最后的戊戌变法,什么都试了,都无法拯救,感慨到主要该是译书。认知到是思辩上的匮缺。漫漫长路远了。
其实哪有东的,西的,只有好的,更好的。或,坏的,不那么坏的。
想起有个学者的趣点,他从不说,政的结构有什么是好的,因为现代人文中,一般公认为政是必要容许之恶,他只是说,坏的,和不那么坏的。
挺科学的了。
这么谈下去,就显得很远大了。
也只是想说,当论述思辩的时候,概念是需要先验的。这是很简单的了。
想起原来小博问过我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我记不清了,大概是,她一个导师还是什么教授,说,什么这么,然后为什么这么。
我就说,什么不是这么,先要分明什么是不是这么,而不是直接审视后面的。
如说,好,为什么这么好。
先要审视辨明的是,是不是好,然后才可考量之后。
概念如不能先验,之后就无价值的了。
学思是在概念先验上的了。
金州。2023/12/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