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贡献
(2023-09-30 04:39:24)
标签:
本质金州hnlk |
分类: 文 |
文明的贡献
2023/9/30。3.24
文明的贡献都是对人类说的,可以分客观和主观。
古中华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就是西人写的文明史也认同,这是比较客观的,主要是在两方面,造纸和印刷,人类根本的发展是人的发展,根本的进步是知识和观念的进步,都很有赖于纸和印刷,西人也认同是古中华传过去。
四大发明真的很了不起的,对于人类的贡献来说,主要是纸和印刷,1500年一般作为西方现代文明崛起的时间点,很多西的世界史都以这个年代区分古代现代,因为在1500年左右西方完成了印刷普及,快速完成了,用了大半个世纪。
所以才引发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说的是一种新知识新观念的思辨和传播。
要明白文明的根本是知识和观念,这很好理解,也很明显,就能明白纸和印刷多重要。
这是古中华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直接的就是西方的崛起,也是西方学者认同的,这是客观的。
虽然四大发明在这边是没什么发展,尤其是造纸,发明很早了,这边2世纪出现,13世纪才传到北欧,他们那时候确实比较落后,论千年的,活版印刷11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这边是没怎么运用,而传到之后他们快速运用。
欧崛起后,1500年后,新文明崛起,葡西荷英法,后来主要是英法,各种称霸,也客观给世界带来了发展,传播了新文明,有学者认为客观也给世界带来了灾难,殖民掠夺时代。
但,比较思辨的看法是,主要是带来了发展。
一方面是客观的艺术人文学术,新知识新观念。直接到新科技。
一方面是客观的入侵,如赫拉柯利特所言,战火直接带来文明更替。殖民时代。
殖民时代当然是很苦难的,但不是一些学者认为的那么苦难和灾难,是,当时的人们即使没有被殖民,依然很苦难,被古代社会结构掠夺的很厉害,反而殖民似乎是一种光辉点。这一点思辨实践也很多,殖民地比非殖民地要发展的,而且区域中的殖民比其他区域要发展的,要好很多的,甚至直接冲击到原本很掠夺的古结构。
当然,殖民的本质确实是掠夺的。很多有益只是客观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好理解一点,一些外企来这边,确实是掠夺的,至少他们的观念里是,工人薪资各种福利比他们本土低的多,但,却是比这边普遍高的多。因为这边本来就很低。
类似殖民时代,殖民时代确实是来掠夺的,但比本来的要好很多。
二战后,美开始主导世界文明,世界拯救者角色。
客观上还是如西一样,新知识新文化甚至新科技。
主观上结束了殖民时代,这个是主观结束的。否则他们依然很强,跨越式的强,足够可以分割世界的,依然可以维持殖民时代。
一战就是,利益重新划分,殖民地问题。二战就不是了,美主导的二战,结束了殖民时代,主观上主动结束的。
人类进入新世界,共同发展。
二战后至今是人类世界最好的近百年,也是人类群体发展最大的近百年,如果了解的话是很明显的。
所以西学界定古中华的辉煌,是到宋,北宋。活版印刷,还是出现了增进人类的重大创造。元明清就不认为很好了。元是第一个彻底奴役这边的外族,之前没有过,和南宋理学兴盛,对群体的知识和理念制约有关,明出现了锦衣卫这种人类文明,都非常罕见的机构,完全个人化,塑造普遍恐惧感,清那么过分都不敢继承锦衣卫,也是这边古来唯一一个没有继承的大结构建制。清就不用多说了,差距更远了,发型都一致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文化和人的彻底陨落了。
从文明角度所谓的根本,如,锦衣卫,普通人并感觉不到,怎么被学思认为危害那么大,因为族群的进步是对知识和观念引领的进步和普及,主要是对发展的限制看的。
同样,穆勒等提倡的文字思考的自由,学术的自由,对一般人影响也不大,都不写字的,也不看书的,但对他们的发展影响很根本。
知识和观念,艺术和思想,是来自于天才和知识层的,对这个范畴的限制和给予发展,对文明甚至人类的未来影响很大很根本。
就如文明,对于未来留下的并不是具体,主要不是,如当时的人如何生活,这个很难洞悉,也意义不大,即使是普遍的人的生活,而留下来的艺术思考技术,对未来影响很大,这是一种氛围建构的结晶。
如我常爱开玩笑说的,说,说出唐朝十个诗人,宋朝十个词人,很多人都能的,说出唐宋十个皇帝,很多人都不能的,虽然当时皇帝肯定是最显著的。这就是从文明和未来来谈的。
古希腊很小,今天也不大,为什么被认为根本,是其艺术学思。对后世和人类的影响。
最后再说一下纸和印刷术,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啊,这是所有世界文明著作都无法跳过甚至无法不赞誉古中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纸和印刷术,让西崛起的。思辨和实践都很清晰明显。至少纸他们是承认学这边的,一般印刷术也承认。
为什么说这个根本,还是文明是学思和观念。
人类迄今就两次这方面的根本进步,第一次就是纸和印刷术,至少都是古中华最先发明的,且传过去的。学古中华的。在西的快速普及和运用,必须普及才到文明。
第二次,我们这代就在第二次,就是电脑网络时代,电脑网络时代的根本,就是新的纸和印刷术的形式,可以打字,不需要纸了,新的纸的根本载体,复制粘贴,比印刷快。也带来了人类的极速发展。
忽然想起,随意一谈,好像也没啥意思哈。
是中秋忽然想起这个,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的诗句,铿锵节奏,缠绵悱恻,动人心魄。活力四射。到了明朝的《增广贤文》,就变成“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么一颠倒,看似顺畅有理,就完全无序无味无韵了,僵硬无生机了。感觉一下,很明显的。虽然李白确实是个天才,不是想有就能有的,但明朝整体的欣赏素养明显变低了。完全无生机了。
从根本谈,落后文明无法战胜先进文明,思辨和实践都很多,明比清弱的,特别简单的一点,清都不设锦衣卫之类的机构,这个会带来恐惧感,丧失安全感,缺乏理性,摧毁凝聚力的。
文明的弱一般说的是两点。一个是结构上的问题。一个是知识文化普及的问题。
不是说没有了不起的人和所在,文明的根本不是个人,虽然产生于个人艺术和才思,是知识和观念的普及。同样也容留下更先进的空间。更新发展空间。
这在今天也很明显,人类数百年来的进步,主要是结构的改善,如二战后的福利体系,另一方面更明显,普及教育。且让教育最大化传播知识,产生思辨。今天艺术的传播,学思的理论时代,知识科技的转化,都非常快的。
扯远了,谈的都是啥啊,这让我想起有谈好久都不知对方什么人的,写好多都不知写的什么的,一方面是废弱无能,一方面是,仿佛啥是啥啊。
寻一些有趣,便好。或只是自己觉得有趣。
写字本身是对自我的一种疏离,人的精神化的一种自我感知,是能给人自我一点愉快的了。
对自我存在的一点探知认知感知吧。
刚出去看了看月,阴天,不是我不想看,我特意去看的,不是月不在,阴云厚重,看不见,很多皆类似了。
想起我中学时,一天收音机,那时候还收音机里听来说十五夜里,是十六凌晨了,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其实是一夜,就是十五的夜里,十六的凌晨,今天还有坐火车坐错的,如说十六凌晨两点,是一般人认为的十五夜里两点。挺有趣。那时候收音机里听来是十六凌晨4点月亮最近最圆,特意闹钟定来看,闹钟也响了,也起来了,月亮肯定在,看不到,也是乌云密布。哈。
清风朗月。很美,说的就是秋天。就是这时节。
金州。2023/9/3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