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与挖湖
(2023-08-04 03:45:39)
标签:
金州hnlk本质 |
分类: 文 |
种树与挖湖
2023/8/4。2.24
记得好多年前,谈空气问题,说,简单,种树。
一个城市弄出三分之一都是树,就不信好不了。
后来我都觉得是看到我说的了?各种大种树,本地很明显,开辟了很多绿地,就是种树,街道两边也是。
这东西确实费钱,绿化带不是,是种树的大量绿地,但做好了,且不说千秋万代,至少几代是稳稳的。只要别再砍了,来的快去的快。稳住。
对付水,城市的雨水,也简单,挖湖。
这个湖不是胡挖的,有规划挖的。
就想起谈本地,本地小城不大,据说有十个湖,我不爱走动,但也看到过四五个,分布各处,最大的在城外,方圆十里,估计比这还大,城中各部分也分布有大小的湖。
应该是高明的设计,就是为了防雨水。
随着城市的扩大,和硬化,硬化地面就很难吸收水了,所以绿地一定不要硬化太多,那么雨水就很容易给城市造成一些问题。
而应对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挖湖,有规划的挖湖。
本地建设需要土,建造,挖湖,一举两得。挖的要有水平,要有个估算,各区需要多大。
我一直给人说本地的各个湖就是为了防雨水,他们都不信,我一看就明白啊,上任首要很有眼光的,我记得我一直路过一个学校,屡次都说,那学校就跟监狱一样,高墙封闭的门,我至少十年都对那个很耿耿于怀,直到上任首要来,很快那学校就换成栏杆,门也换了,敞亮,像个学校了。我相信那哥们,据说年纪也不很大,的眼光是能考虑到城市雨水和湖的。
很明显,那些湖面积都很大,都不很深,如果为了挖土,不用搞那么大面积,尤其是不用城中,城中有的湖填了,有的湖,那该叫坑,就扩大了,应该有计算的,规划的。而且在算是新的中心地区吧,挖了很大一个湖,新挖的,也不寸土寸金建设了。就是为了防雨水。
我记得我有次大概溜达了下,看到几个湖,看过三四个吧,城中的,城外的,就说,这要是不动,没大的地理变化,吹点说,一千年这座城都不会有雨水的问题。因为足够。
那说的早了,那首要离开我们这里都好几年了吧。
不久,两年前左右吧,记不清了,脑子啊,本地及附近真下了据说500年一遇的大雨,后来改说法了,明显500年也没记录啊,有些话私下说随意,跟我这样,公开尤其是被认为权威的还是该严谨点。总之就是超级大雨,房子都漏了,很多家的房子都漏了,那雨后还有很多补房子的,那一阵儿那些人好生意,附近都很多,基本家家,到我们家,我父母也要补,我说不用,那雨不正常,不是房子漏,也没补,之后几年,今年也没见房子漏。
就是那年的大雨是真大,省会,离我们不算很远,都发生重大问题,好多人丧生。
本地很多房子应该都被下漏雨了。
但,街面上,都没存水。基本完全无碍。胡同里都没怎么存水。
水到哪里去了,湖啊。
那些湖平常都基本没水的,也不让养鱼,养鱼得供水,而且面积很大,易于蒸发。
至少所谓500年一遇的,至少确实罕见的超级大的,没造成任何问题。
造福一方。
这也是为什么那场大雨后,很多家补房子,因为街面和胡同都没水,几乎所有人都没觉得那是场罕见的大雨,都认为平常啊,但我知道是罕见的大雨,我生平都未必能遇见第二次,怎么知道的,太简单了,下那么大,那么久,量在哪儿呢。
而那,应该是那首要修好这座城的水系统之后的第一次大雨,平常下点雨路上都积水,而那次那么大,路上都没积水,人们认为是雨不大了,所以觉得是自己房子有问题了。修修吧,也没啥,但有些修法比较神奇,有直接罩个新房顶的,要好几万,考虑到本地薪资基本就一两千,就能知道这是个相对多大的数。这胡同就有,到我们家,我劝住了父母,说雨过分了,不是房子问题,父母听了,主要是觉得花费太大吧,那代人都比较省,有时候也给孩子形成了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幼年,但我们理解那代人,如一句话,大意是,每个孩子觉得父母身上的一些问题,都源自于父母那代人曾经的艰辛艰难。另外的话题了。一趣是,我母亲和邻居闲聊,劝不用修,邻居也听懂了。也没修。都过去一两年了,应该也没问题,否则他们肯定又修了。
这类似原来非要在房顶装太阳能,跟风,很多家都装了,我都劝阻了,明显性价比不高。不是成形的,不几年都直接燃气热水了。起脊房装太阳能,那个骑房的,还不是平房。而且那东西太复杂,太不必要。
多说个有趣,这类挺好玩的。
数年前,我老家一个堂叔来,我记的很清,说我们老家村子要开发,要盖房,等拆迁,我妈妈都很激动,多次说过回去盖,村子里人都盖了,我一个堂叔贷款盖,基本都是,在老家每月还得还3000房贷,同样,如前,本地的薪资很低的,小城,才脱贫不久。当时我都劝住我妈,最简单的理由是,我老家绝不会拆迁,因为太简单了,人多地少,我老家是我们这最大的村子,好几千人呢。但这明显的理由我妈不理解,于是我用另一个理由,盖房子需要人,而我们也不急需房子住,你在做一个不必要的事,而且其中过程复杂,就如,如果盖房子时候有人受伤了,怎么办,太多可能了,做不必要的,又有太多可能的风险,天道说不利。我妈听了。
我们村子,如今还没拆,有趣的是边上的小村子都拆了,都没动我们村,倒是盖的各种劣质房子,已经很多有裂缝了。还很多人欠了贷款,一声叹息。应该有说,看,当时盖亏了,本来多好的村落,盖的个个都跟石头墩子似的,拥挤憋屈,毫无生机,故乡我是懒得回去了,肯定有说,金州家都没盖,我们盖什么,他会算。我想的哈。这都不用算的,一想就知道。想比算靠谱,很多算,没逻辑。很多想,逻辑清晰的。
想起个趣事,据说某个文明元首交代给下任元首的遗言类的,说,万一世界大事中,你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跟着英国走,因为英国在近代选择中,从来没有错过。
且不说是不是有这么个事,但英国在近代选择中没有错过是真的,最近的,疫情那个,也是他最早提出群体免疫的。
为什么英国没错过,学术发达啊,全人类一半以上的学术,基本你能知道的很多著名的,基本都出自英国的。
对了,那种漏是渗进来滴水,不是那种真的漏,真的漏,都看到光了,得修的。
城市对雨水的防患是一个很直接很重要的问题。
很明显,随着城市的扩大,硬化,雨水的吸收空间变小。
而雨水造成的危害变大,各种危害都在增大,最简单的,都不需要雨水真毁坏多少,只要形成了阻碍,在大城市,那种损失就是不可估量的,无法日常运作了。更别说,严重的直接毁坏很多。
雨水问题,也是普遍的,天,年年有夏天。夏天的热,水蒸气的碰撞,气压的冲击。
有些是人类能应对的,甚至人类连地震都能应对,有的已经做到了,虽然是个更复杂的事。
但,是能应对的。
地震吧,这个很偶发,不经常。
雨水,很必然,很经常。要做好真的应对。也简单,就是挖湖。
或许是我想简单了吧,但那种心意是明显的了。
比灾难发生了多好的应对来比,更好的是,让灾难不要发生。防患于未然。
会越做越好,越来越好的,本地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
水系统,排水用水,电系统,是真的基建。做好做扎实,造福一方,甚至泽被后代。其他的虽然也好,好漂亮,倒是其次的。因为如果做不好水系统,一旦大雨降临,多么好漂亮都好不了,做不好电系统,民生,发展,都空谈。
想起早几年,本地电特别不正常,有次有友人来,我们路边摊吃饭着,忽然停电了,对面医院都黑了,医院有发电机,也不健全,好一会儿才亮。
街道两边很少饭店,多明显啊,频繁停电,食材怎么办,那时候大的饭店都有发电机,夏天,用电高峰,经常一弄停几天,美其名曰,检修,我还愤慨过,说特么检修非要最热最需要电的时候啊,明显是借口,夏天街两边饭店的发电机都直接外面放着的,风景啊,随时准备。
这些年电正常多了,夏天也没怎么停电过,有时偶尔停电明显能感觉到是出问题了,维修,很快就修好。最多几个小时,不会弄几天。
那时候电压不稳的,夏天都不行,我都去要买过稳压器,后来人家说的太贵,没买,工业用的那种的。如今电压也稳了。
上任本地首要留给本地最大的福利,我觉得就是电系统和水系统的基建。电吧,咱不懂,也看不到。至少从他所谓的十湖布局,不是十湖景,平时也没什么水,只要不动这个布局,别为了盖房填了,千年雨水都不可能给这座城造成任何问题。
说一千年跟有点长一样,就想起古代的城市选址,有些城真的数千年都没任何自然灾害能造成灾害。
这是可以做到的。
先建设好水系统,电系统。水是最容易面临的问题,而且非常容易成问题。电是最基础的民生和发展基点。水系统电系统做好了,其他好漂亮,才能好漂亮。
好好的。天佑中华。
偶尔看到一些地区最近有水患,一些短视频,虽然救援算是很给力,也不由鼻酸,希望明年,所有的城都能做好水系统,做好到,应对千年一遇,都如平常。这是能做到的,人定胜天,这一点,应该是能做到的。
好好的吧。希望。
金州。2023/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