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电影消失的某
(2023-07-01 02:58:24)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一随电影消失的某
2023/7/1。1.42
早几日,友人谈说,该看看电影消失的某,特别治恋爱脑。
我不大看内域的电影,觉得基本就两类。
一类是,平冗,真是非常考验耐心的。
一类是,故弄玄虚。同样非常考验耐心。
而共同的特点是,假。虽然电影本身也是一种拟真,就是假,但至少得能拟真。
个人看法吧。但朋友说了,总要看看。
用二倍速看到汽车里说闺蜜那点,我就基本往下看不下去了,基本能猜到了,而且在我看来出现了最大的逻辑问题。
考虑到我应该看过数万部电影,可能考量不属于常规吧。
无动作,无娱乐,就是典型的悬疑片,类似西班牙陌生人什么那类的,那么它依靠的就是完整的逻辑和呼应的细节。
到车里说闺蜜照片那点为什么看不下去了,就是下面我基本能想到了。还有就是出现逻辑问题了,设定的是男主不认识女主闺蜜,而男主又算是心思缜密的人,闺蜜还是获奖的人,算公众人物,应该可以网络查找到,假设查不到,奖比较小,但女友能把闺蜜的获奖照片展示给男主,她们一定有其他照片的,男主应该看到的,结婚的时候闺蜜不来吗?总之,觉得这里,男主完全没见过,甚至闺蜜的照片,是不大符合逻辑的了。
很多点都很刻意很有问题了。也就不多说了,这些在说起来没价值。看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少有的能展示一些暗的电影,能产生警示,且有相对比较完整构思的电影。
至于治不治恋爱脑我就不知道了哈,我连什么是恋爱脑我都不清楚。
鉴于很多电影我都看不下去,尤其是内域的,如前言,在看电影上我是看了很多的,我都觉得我是看电影最多的人了,这么废的人,也不多。不能因此来评价电影的好坏,但在我看来一定不是很好。
问题太多了,如,绝不会那么放笼子里的,不用那么复杂,如果真是潜水要杀人,这属于一种高危活动的高危,正常出问题的方式就很多,想起我一个朋友一次潜水差点完了,大难不死还给我说。而且从潜意识情感来说,这种双方是有感情的,就是由于其他原因心狠要杀死对方,不会折磨对方的。
我看找了下据说真实案件的,是推下悬崖,这个是比较符合潜意识的。一方面是来个痛快。一方面是潜藏了生存可能的。一方面容易构造自然意外。
很多悬疑类电影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不符合逻辑。
一个是,不符合潜意识。
这都容易让人看着就跳出意境了。当然可能也只是我个人的问题哈。
往好的地方说就是这电影展示了一种暗,且有一个算是完整的构思。
但这个构思,有说依据真实我就觉得完全不可能,各种乱说是为了宣扬?倒过来想就很简单,一个完整的悬疑,是能完整倒推回来,符合逻辑且潜意识的。如《看不见的客人》之类的,其实具体我也记不清了哈。
反推这个消失的她,但因为后半部分我都是一边做其他一边看的,不仔细。就说大逻辑。
一,潜意识谈,夫妻相杀,要么激情杀人,要么绝不会折磨杀,不可能水下笼子里。而从常理来谈,制造潜水事故更容易,更合理。这个纯粹就是为了强化意象了。
二,如果男主就是为了那么骗取钱财,一定不会制造妻子失踪,会制造妻子意外。
三,如果女主有能力布那么大的局,换手机里的照片什么的,根本就不用布局,她只需要查明男主所有的行踪就行了。一个人失踪会在某个点的。 问题太多了,算了吧,不值一说哈。
这也就是我说的第二类的故弄玄虚和整体的假感吧。
当然这不是否定电影,因为电影这个所在,只要票房好,又表现了那么点意思,就可以了。对电影不能要求太高,属于娱乐的一种。而且是被选择的,不好看可以不看,觉得好看就看。
如果不是朋友提及,这个我是不会看,或说不会浏览完的。
第一分钟就有问题。
见还有人说细节很呼应什么的,假上的假了。各种问题都省略了。没价值。
简单说三个问题,也可以说是诸如此类普遍的问题。就是:
一,失去逻辑真。
二,失去潜意识真。
三,失去角色真。
角色和自我违背了。可以感到所有的角色都只是按照导演编排的符号。都前后自我悖逆的。如男主,能设计如此的杀妻,是一个非常心狠手辣的人,不会惊慌失措的。为什么开始惊慌失措呢?是因为导演需要那么表演来误导观众。可这个确定和后来杀妻又悖逆了。一个谋杀者,是绝不会崩溃的,这是谋杀是人类最大的罪的原因。也是人类中极少有人能进行谋杀的原因,大多杀人都是激情或误杀。
闺蜜的布局也荒诞和不必要,纯粹为了表演了。它的逻辑失真和潜意识失真,而且它又不是娱乐类的,就是个纯悬疑类的,会让我明显感觉到假。第一分钟都假,到闺蜜获奖照片那个,说从不知道闺蜜的模样,我就不可忍了。这玩呢。
如果女主是真有那么大家产的人,几千万如儿戏,没仔细看,她的父母又能把她保护的好好的,她绝对不会和这个男人结婚的。
剧中情景更像是,如果是为了骗保,这种恶性是可能的,有台案为骗保杀自己孩子的。因为一个如此资产的人,是很有社会力的,且不说睿智,至少不弱智的。剧中的女孩的处境是不符合的。
女孩的闺蜜明显是虚构的,如果拟真谈,闺蜜反对恋情,会亲自来当面考察的。打不通电话都能跑过去。
女孩的性情也是不对的,男女都不对,喜欢梵高的人,是激情和叛逆的,不会是顺从温柔的,是很有头脑的。
女孩的身份也不对,爱画画的人,观察能力都强,智商都高,不是恋爱脑的。
以剧情构造的受害女孩,应该是中产家庭,家里有钱,但不是那么有钱,所以娇生惯养,有点无知,父母只是愚腐的保护,没有辨识。女孩就是一般幸福女孩,未经风浪。
因为潜意识点安排的太脱离,假感是普遍的了。违背了一体性情了。
也违背了逻辑结构,真要如此,绝不会制造失踪,而是会制造意外。真要追踪失踪,绝不用布局这么复杂,越是复杂越是漏洞大,有如此能力,只需要追踪到失踪点就行了。
问题太大了,不多说了,没怎么仔细看,都越想越多。不值一提。
一说忘了。看了。算是内心给朋友一个自我交代吧哈。
在大逻辑,和潜意识,及人物角色自我悖离的基础上,还有人谈细节呼应各种,还有人谈各种好,好吧。总能看到好的点吧,这让我觉得在一个结构明显灾难的文明中,也有人能找到幸福的点。怎么都好吧。不是什么事。
一说忘了就不谈了哈。谈的有点乱,因为我想起这个影就觉得各种乱。
金州。2023/7/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