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碣《焚书坑》本质与现象

(2023-06-22 07:12:46)
标签:

金州hnlk

本质

分类:

章碣《焚书坑》本质与现象

2023/6/226.38

章碣的诗《焚书坑》写的并不算好,却千古名篇,是在这边整个古代文明中,几乎所有的文人要么抒情感慨,要么谈的是现象,极少有文人能谈到本质的。

 

章碣《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秦亡的原因,贾谊甚至很多后来古代文人都认为是,仁义不施,而章碣却认为是焚书坑儒。

这个看法今天看是很根本的,一个文明稳定发展的动力,是智识和知识,一个文明滞后甚至倒退的原因,是毁灭智识和知识,书和“儒”,是智识和知识的主要载体和存在了。

智识和知识的引领是真的建构和良好未来的可能,文化表达本身也是一种缓冲,当失去这种缓冲,就直接成了对冲了。

古代颠覆的问题可以说都有这种原因,缺乏智识的引导,缺乏文化表达的缓冲,失去了调整可能,也一直很针对文化智识,这是结构性根本问题,但确实再少有好像没有秦那样的针对大面积的书和文化人,有针对某个的。

 

为什么章碣这个看法非常根本,对于皇朝和文明来说,逻辑上倒着推就很明显了。

如今人类先进的,稳定和发展的文明,全是书和知识人,都很被尊崇,给予极大广阔的文明,甚至书和知识成了最高引领,

人类滞后甚至倒退的文明,都是对书和知识人进行较大打击甚至毁灭的文明。

 

另一个证明更直接了。

清末,试验了各种办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都失败了,直到最后,梁启超醒悟,这些不是本质,只是现象,本质在于译书。

他认知到了。

 

整个古代文作中,对于秦甚至对于任何皇朝,谈论的都是仁义。兴盛是仁义,灭亡是不仁义。

明显不是的,就想起后蜀的孟昶亲撰的《颁令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说的不好吗,不明白吗?

很好很明白,还是灭亡了。

所谓仁义,所谓这些话,很容易明白,甚至都明白,这不是话的问题,问题是如何做到。这是知识和体系的问题。

说的基本都一样的,甚至诉求也都类似,稳定繁荣,发展强盛,丰衣足食人安乐。

都说服务,如何服务,如何保障服务。

这是书和知识人的问题。

 

章碣可以说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本质,他认为秦的根本问题就是焚书坑儒。其实任何古皇朝,世界来说都是,其衰亡的根本问题,也都是毁灭书和知识人,任何文明的兴衰,也都是书和知识人的关键。就是知识和智识。

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人类的根本,就是,这个群体有书和知识者。

逻辑上谈,一个书和知识者走向更宽广更好的文明,必然会走向兴盛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好。一个书和知识者被狭窄甚至毁灭的文明,必然会走向衰亡,一切越来越差。

 

这恰如,看一个文明的发展表现力,看女性的处境就能明白,一半创造力呢。看一个文明的兴衰,看书和知识人的处境就能明白,这是建构和走向良好的根本。

 

 

金州。2023/6/226.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