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葛亮周瑜司马懿

(2023-06-01 06:47:53)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诸葛亮周瑜司马懿

2023/6/15.41

以《资治通鉴》为准,当司马光替咱筛选史料了。

曹操南下,刘备败走,诸葛亮联吴,给孙权分析形势,孙权当然不怎么信,各为其主。外事不决问周瑜,征召周瑜, 周瑜分析的和诸葛亮,几乎一样。而且也提出联刘。

也就是,从这看,策略上,眼光上,诸葛亮周瑜不相上下,旗鼓相当。

周瑜带兵,刘备要见鲁肃,周瑜不让,刘备敬仰。

可见在刘备心中,周瑜和诸葛亮是相当的,都旷世奇才,令人一见生慕。

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没诸葛亮什么事,可谓千古一战,一战三分,周瑜打黄盖,如此粗浅的计谋,曹操都能中计。

可见周瑜对曹操的估测是非常准的,料敌料帅。而且非常有办法。

这一点,诸葛亮不如。

周瑜是文武全才,天妒英才,早逝了。

个人总觉得周瑜若不死,再活几十年,甚至十年,天下不好说,周瑜是惟一在文武上都能战胜曹操的人。而且心怀天下,周瑜鲁肃在东吴是天下派,思考的是夺取天下,所以不在乎荆州的,借就借了。当送礼结交了。

而吕蒙陆逊等诸人,是保江东派,如果要保江东,荆州就太重要了,江东门户,后来也一直是陆逊在驻守。

孙权呢?孙权是个务实派,周瑜在的时候,说争天下就争天下,他也不在乎荆州,周瑜死了,再无人有此能为,他就只能保江东,荆州就很重要了。说远了。

周瑜文韬和诸葛不相上下,都高于曹操,武略远胜于诸葛,也胜于曹操,应是当时天下第一。赤壁之战可见,打败曹操的人可不多,尤其是那种情形下,看来大势已定,以少胜多,逆转局势,三分数十年。周瑜一人之力也。

三国时三策略家,个人觉得是,诸葛亮,周瑜,曹操。

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这是千古不可思议,大策略,而在短短数年,七年左右,完成,虽然有运气,但基本如其所预设。

周瑜,赤壁之战,料敌料势,尽在掌握,击败曹操,千古一战。他是没来得及发挥。上天不让。

曹操,微弱时和袁绍谈,若是天下大乱如何,袁绍说据河北丰沃之地,制天下,曹操说,在人。曹操作战的各种序列,都尽显大策略,北,西,南。包括后来看三分已定,不再征伐,这都是大策略的估量。

又说远了。

以文武合谈,周瑜胜诸葛。

 

司马懿,灭袁绍后就跟着曹操了。

在曹操刘备及曹真,司马懿后来跟着曹真的,死之前,就被《资治通鉴》记录一句,刘备窃蜀,曹操征伐,汉中之战,司马懿上言说,刘备初得蜀,蜀地不宁,宜速攻。

曹操没采纳,几天后,蜀稳定了,听闻开始动荡,曹操给司马懿说,后悔没听你的了。

这未必是司马懿说的对,曹操这个人爱夸奖人,怕人不上言,如,听郭嘉的,轻兵北伐,有人建议太冒险,结果他成功了,回来还鼓励那些说不宜如此的人,说你们是长远之计,是根本的。夸夸。奖奖。

诸葛亮伐魏,司马懿有自知之明,自知不敌,闭门不战。而诸葛亮还不是以善战著名,司马懿武略都不及诸葛亮,文韬更不如。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司马懿生平不夸人,就夸过诸葛天下奇才。自知不如。

司马懿比诸葛差远了。但运气特别好。如窃权对的是曹爽,曹真的儿子,司马懿原来跟着曹真的,按说是曹爽半个亲人,论辈得叫叔,曹爽之差,当时人都有感叹,都不明白那样的爹为啥生出这样的儿。

多说一句,曹真活着的时候,诸葛亮是打不过曹真的。经常被曹真打回去。而司马懿是曹真的副手,曹真死后,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就可见。

再多说一句,司马懿类似孙权,就是看情况的务实派,他并不是一直有反心,跟过曹做,跟过曹丕,跟过曹睿,三代君主,而曹操曹丕曹睿,都算明智,熬死爷孙三代,熬死三国诸英杰,特长应该是能活。算是笑到最后的人。

 

为何诸葛亮成为三国最显著的人,周瑜虽然强过诸葛亮,但周瑜早死,作为不多。就跟孙策一样,孙策也忌讳周瑜,平江东的时候,周瑜要帮忙,孙策不让来,这平了算谁的,平定了,才让周瑜来。赤壁之战前,也可见周瑜客观在外放,有名无实,也是被猜忌。他就如同上天隐藏的大招,赤壁之战,上天一看,这不行要一统了,那就没三国了,放出来用一下,一看不行,如果周瑜在,也没三国了,周瑜要一统了,让他死吧。从运气谈,类似如此。表现机会不多。

诸葛亮显著,主要是三点。

一个是隆中对,千古神奇。

二个是,他竟然实现了自己的计划,辅佐一个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几近一无所有的刘备,不到十年三分天下。这种能力,不可思议。要知道之前刘备已经奋斗近三十年了,也是个奇人,谁都跟过,跟过公孙瓒,跟过曹操,跟过袁绍,跟过刘表,连吕布他都跟过。而且不论是谁,都觉得他有才,都对他赞不绝口。就是没起来。遇到诸葛,他自言如鱼得水,不过数年,就三分天下,称雄一方。诸葛亮辅佐能力,千古第一。

三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那么差,他都没有非分之心,尽力辅佐。以至于刘禅乐不思蜀,司马昭都感叹,说怪不得诸葛亮都辅佐不了。

这在为事来说,不对,刘备最懂事,否则怎么所有人都夸他,他临终都说诸葛亮才胜曹丕十倍,若刘禅不行,你取而代之。还有人说是刘备试诸葛亮呢,没这么试的,这话说出来就等于遗诏,君无戏言,而且刘备诸葛亮数十年交情了,从无到有。而且刘备一生不使诈,他的领悟就是,曹操奸诈,我和他反着来。

在为人来说,千古君子,纯臣。

诸葛一生,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兴汉,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虽明知不可为,也不断伐魏,几至颠狂。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自知命不久矣,身体不好,为了实现理想,报答先主之恩,六年内五次北伐。其情让人动容。

说实话,真要是刘备活着都得看傻,刘备不是真要兴复汉室,他是借名头创业。所以他大举讨伐东吴,想先占吴,虽然也是兄弟情义吧。三人倒是真同年死。但往前看,他若真是要伐魏兴汉,他就不会把关羽留在荆州,留在荆州就是为了方便取吴,或说,留在荆州是为了方便北上伐魏,两路夹击,如果算上吴,三路。明显不是的,关羽北伐时候,刘备策应不及,就可见,他没伐魏的计划的。这里多说一点,关羽北伐,为何刘备没有救,还有说诸葛亮和关羽有矛盾的,看正史,诸葛亮关羽关系好的很的,五虎上将,关于不愿意与黄忠马超同列,诸葛亮写信,关羽很开心,说,诸葛亮夸我美髯公。关羽北伐,之所以刘备无法策应,一个是刘备没伐魏的计划。一个是关羽是擅自,一时兴起。没有通报。一个是,策应来不及,时间太短。运兵也需要时间,看看地图就明白了。不是影视,说来就来的。路上需要时间的。需要各种准备的。

诸葛亮辅佐刘禅到底,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换个思考,若是孙权没了,继任的后人是刘禅那样的,如孙皓,周瑜会不会辅佐,理论说一定不会的。不过孙皓比刘禅残忍。即使如刘禅那样,周瑜应该也会取而代之,这不是忠诚不忠诚的原因,是周瑜的大局观。

就如司马懿不是存心要反,是时势到那个地步了。有私心,也有公心。他能做更好。

所以,三国只有诸葛亮一个人,身在其中,又超然物外,很独特的人。也成为千古的一个神奇。

以这种综合来说,当然,诸葛亮,第一。看到姓诸葛的按说都该行个礼,心生敬意。我原来还真有个网友姓诸葛,敬意。

 

金州。2023/6/16.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孩子的逻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