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力
(2023-05-10 17:19:24)
标签:
本质金州hnlk |
分类: 文 |
变与力
2023/5/10。16.27
一切的改变是因为出现了力,或说新的力,不同的力,因为一切的运行也需要力。
改变最容易的一种情况是,对立方中一方极智,一方极愚,就形成了力往一处使的客观。
如果对立方力量持平,会形成平衡,如果对立统一了,会形成和谐。
只有一方极智一方极愚的时候,会形成力往一处使,最容造成改变。
恰似必自伐,而人伐。所有人类文明中,胜利的一方都建立在失败的一方出现大问题上。相互形成了一种合力,力往一处使了。
所以有句古话,叫,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不是想战胜对方就能战胜对方的,战胜对方需要对方的愚蠢,需要对方的犯错。
而只要能立于不败之地,对方是无法战胜自我的,只能平衡或和谐。
偶然见闻一些国际事,觉得或许真是国际改变的时刻了。因为在我看来出现了一方极智,一方极愚,且举简单两例。
都算邻邦的事。
东边一个首要决定忘记百年仇恨,并快速达成联合,这个人确实太强了,很大的气魄,很睿智的团队,忘记过去,走向未来。为了利益,为了族群域的人更好,仇恨是无价值的,是一种情绪,何况是一种概念化的多年前的仇恨,在群体当下利益下,是可以抛开的,未必是忘记,是淡化掉的。
这很好理解吧,举个大概的例子,就如一个企业家,下面有数千万人需要养活呢,要和一个对方爷爷残害过自己爷爷的人合作,是强化爷爷辈的恨,让这数千万人生活出现问题,还是淡化爷爷辈的恨,让这数千万人过的更好,这不难选择的。
这个比喻并不妥当,因为对方不是企业家那个角度的,是群体择选的,是团队的代言。企业家真是企业就是家的,一生气,管它呢。
简单说,就是,其重视的是当下和未来,重视的务实的和群体。抛下或说淡化的是概念化情绪。群体情绪只会带来问题的,这有太多思辨和实践了,所以一般现代文明是讲求群体理性的。在走向未来。
另一个邻邦,在说二战是自己的功劳,也是事实,但那是过去了。而且是一个无益于当下和未来的概念。这恰如一个狂妄蛮横揍妻子的人,说我过去也曾经爱过你。甚至更远,一个婚姻惨败的人说爷爷奶奶感情还好。总之是过去了,在重视过去。无益当下和未来。
作为一个引导群体的人,这是不良的。因为无法真的给群体带来增益。
就想起原来一个算是了不起的人的话,大意是,不管什么,让大家好起来,才是好的。突破概念,解放思想,活力创造力,走向更好,走向未来。
太局限一些未经思辨的概念,尤其是情绪概念,不论是爱什么,还是恨什么,损害很大,价值很小的,尤其是对于群体,因为不能带来真的增益。如果制造一些类似的缺乏思辨的情绪概念,那是更不妥的了。
对了,再多说一点,敢那么淡化仇恨,增强合作,他是群体择选的,是其群体对此有很大认同。否则无法如此的。就是族群已经比较理性,具有思辨性。明白好和更好,为自我,为族群。
敢那么盛赞过往,同样也是其族群对此认同,且认为重要,丧失自我,而沉浸概念。
很多问题的造成,并不是简单一个人的问题。尤其是如此在其族群中至少卓越且被认为卓越的人。
金州。2023/5/1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