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争议

(2023-02-07 14:14:43)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战争议

2023/2/713.46

偶见人谈战争,谈谈无妨。

战争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战争背后的主导就是关键。

在独文明中,就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就看那个人的心情了,怎么想的了,如,隋炀帝征辽,他自言“征辽亦偶然”,偶然兴起。

在群文明下,目的一般是利益。只是这种利益,有时并不是实在的利益,而是思辨后的一个最大利益。

所以这个利益和群文明的思辨发展有关。

但一般指向的不会是土地和人口,因为人口意味着新的群。指向的多是对自我的增益。维护增益其群,让人羡慕而希望成为其群的一分子。

以人类过往到今天看,这种理性历经了两种方式。

早期是,贸易掠夺,殖民时代,殖民时代不是为了土地和人口,也不是为了控制权,根本是为了贸易,在贸易中获利,资源。一旦殖民无法达到获得最大贸易,殖民就会结束,就是甘愿为最大贸易的利益而放弃殖民。例子很多了,很多殖民主导的退出并不是因为激烈反抗,而是殖民主导很大程度甚至直接自动放弃,因为放弃能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群文明下无法进行真的迫害,结构和结构形成的素养。

后来是,理念贸易。目的还是获得最大贸易价值,但未必是眼前的,而是长久的一个铺垫。这种方式就掠夺和构建,变成了维护和发展,来形成长远。就如以前直接通过贸易掠夺,它不能直接掠夺,不符合群文明规则,到后来,它培养掠夺。来形成更长久稳定的一种利益获得。

 

战争是人类最荒诞的行为,合理性屠杀同类。这星球上也只有人类才有。就想起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的信,爱因斯坦奇怪人类为什么有战争,弗洛伊德硬生生发明了一个求死本能,就是希望毁灭回到原初。这还是快乐的,一种毁灭快感。爱因斯坦,似乎并不满意,双方就没再通信了。简单,因为如果有毁灭快感,不用非在战争中发泄。虽然毁灭快感被一些学者认同和社会运用来缓解压力,但以此解释战争基本鲜有认同。

 

战争的存在,直接表现着理念的不一致,而且不一致到无法沟通。

赫拉克利特认为战争是一种更新,战火,更先进的会改变落后的。很多,只有通过战争来更新。

这种看法,为一些学者认同,客观上也多有明显,甚至一些学者以此认同暴力的很多形式,认为是一种更新潜在。

也就是从这个理念来说,对于个人,和平是最好的,但对于人类未必是。

这就如,对于人的生存,安逸稳定是最好的,对于人的发展,人生,未必。波荡往往是激发。

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

 

金州。2023/2/714.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劝慰
后一篇:客观性的筛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