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偶笔趣

(2023-01-25 01:24:59)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诗经偶笔趣

2023/1/250.29

偶然见节目谈诗经的,什么经典类,不是请人讲的,是表演的,没怎么注意看。顿觉一趣,当纾解戾气了。

1,诗经很少在节目中讲的,易,诗都极少在节目中讲的,原因说来简单,就是,不确定。诗经如何解,自古就众说纷纭,今天也不确定,也没特别复杂的原因,就是太古老。真要讲也要请个专业学者讲,这样他至少能代表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求证,即使有争议,也是针对这个学者的,属于学术思辨。这可不能当儿戏讲的。这不是贻笑大方那么简单,诗经不是能乱玩的,尤其是节目中。没有定论的诸多随意编排,尤其是到诗经这种程度了,不知是无知还是无畏,还是无知者无畏。这东西竟然还敢演,这,啊啊啊啊的了。

诗经为什么很少编入中小学教材,我上学时候是极少,印象只有《硕鼠》,那时候的学者我觉得还靠谱,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太多无定论,不能随便随意定论的。所以要到大学的专业课堂上,研究思辨的。

二是,知道诗经是什么吗?

《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是不是孔子编的,今天都不确定,绝不是孔子写的,风格差异太大,不是一个作者,但孔子肯定看过,他为什么要强调思无邪,是因为诗经邪啊。

诗经很多都是今天所谓的小彩色诗的。尤其是国风,尤其是郑卫。是有些少儿不宜的。

这节目是做给孩子看的,还是做给学者看的,还是做给自己看的,不论如何诗经这个都不能乱解乱演。这不是能闹着玩的。

仅《诗经》一部书,就能说明中华古来的杰出,形成文字,形成文学,如此奇妙的文学。

这不是唐诗宋词,基本确定,多有公论,教孩子背诗词,美感增益。怎么都行,句子别错就行。

 

想起一趣,偶尔也是看这个节目,好像是谈汉书,好像是表现,班固多难,苦大仇深的样子,因为没仔细看大概扫了几眼。

这个从逻辑谈就说不过去,班固是业余写这个的,这都能写成这样,他是喜欢这个,这不是一般的事,能写这么大,这么好,是喜欢,不是苦大仇深的,所谓好之不如乐之,很快乐很喜欢做这个才可能如此。如果真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不成这样的。大学者都对自己所学很快乐的。只有快乐才能如此。

倒是想起句话来,古人很多爱读《史记》《汉书》,还有汉书下酒的,当菜了,为什么如此,《史记》有慷慨激昂之气,《汉书》很快乐的。以至于都有说,汉书写的太自在了,太没有原则了。能想到作者很喜欢这个,很快乐的。

 

谈经典,当然好,但这东西或说有些,不适合演,不适合编排,更不适合乱编排,有些诗词节目,且不说其他,让人广知一些诗词,挺好的,所谓谈论经典的节目,以编排演的方式本身就不合适,有太多不确定,而且这个很戏耍了。一般都是以学者讲的方式。学者是一家之言,也有所精研热爱,承担一种认知开拓和思辨。

有些太过的,不是在传播不是在弘扬,也不是在开拓,在思辨,这是在毁啊,在戏耍。

当然,这对于我也很好解决,不看就是了哈。只是偶尔所看,纾解一下也就忘了。

还是那句《诗经》这个所在,不同于唐诗宋词,不仅是文学,她是一种文明标志,风格多样,美妙绝伦,因为太古老,也有太多争议,关于《诗经》的著作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多的,各种角度。各种思议。作为学术见解无可厚非,只要能自圆其说。但恐怕当今没一个人敢说或被认同足够解析诗经。对《诗经》这个所在还是不可也不该太儿戏的。

可惜真的学者估计对这些编排都不屑不语,我也只是偶尔看到,略觉尴尬,不过似乎让人尴尬的事越来越多,好像都有说,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了。

中华族群古来有很多璀璨的文学,先秦的甚至两汉的,由于太久远,和当时书写传播存留问题,如果是介绍其名句,问题不大,如果要追溯文化,往往问题很多。而且文学的价值主要在于其本身。如果讲《诗经》比较公论的一些篇目,《汉书》的一些精彩描写,事情不大,如果要追溯其构成诸多,还是存疑较好,存疑意味着一种认真和确真的可能,而妄断往往是敷衍了。这些不是娱乐节目,也不适宜娱乐来搞的,不是一个电视台,任何电视台,也不是一个节目,任何节目能拿来编排玩的。我想这么觉得的人不是少数,那么多人上过文学院的。

记得看到节目的头几句,就给弟弟谈,说这个主持人绝对不是文学院出来的,这就是胡谈啊,搜了下果然不是。

娱乐挺好的,但有些不能拿来当娱乐的。似乎很多都乱序了,越界了。如文学,尤其是一些真的经典,尤其是牵涉到不仅是文学,还有文明的,不是电视该深入涉及的,更不是电视该简易编排的。

算了,忘了。

 

金州。2023/1/251.15

 

 诗经偶笔趣


诗经偶笔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命运
后一篇:起点的逻辑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