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与心理学
(2023-01-23 00:13:42)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日月星云友 |
逻辑学与心理学
2023/1/22。23.43
逻辑学是求真,心理学也是求真。逻辑学是现实存在的真,心理学是精神存在的真。都算挺有趣吧。但注意,逻辑学和心理学都不是确定的真,是一种追求真,更接近一种概率,很难包括所有可能。真的真只有实践。
任何的真的求索都是对现象的解析,以求能达到更好的现象。
就以一事解例,年底偶尔看到一些欠薪讨薪的视频。
一,心理学说,讨薪的不会引发暴力问题的,讨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只要还在乎钱,就是现实存在的生活,暴力可能就很低。说的是正常人,也不是所有情况,因讨薪引发的暴力可能概率上是很低的,这也是这些人的可怜之处,该保障之处。
二,逻辑上谈,为什么老板之类的不给,逻辑常理谈,有一定会给,因为工人创造的价值大于这个的,不给的主要原因逻辑上大概率并不是这些老板黑心,是,没有。为什么创造了更高价值却没有获得,大概率是,上面没给这些老板们。这也是为什么有说这些欠薪的老板还被保护一样,因为真正欠的并不是他们,他们也被欠着。是,真正主导的上面。而这个大的上面的欠,就很难说是有意的,故意不给,还是真没有。因为一个近乎绝对的存在,它不需要在任何关系中平衡。不是老板,老板是一个人,在关系中的,他也要混的,名声太差,信誉不好,对他以后没好处。任何一个相对存在都在关系中,都比较容易逻辑推测,但一个绝对存在不在关系中。
就想起最早是荷兰吧,记不清了,数百年前的一个改变,就是把国王纳入法,国王欠债也得还,之前不是的,法是国王的,这种改变提供的信任和保障,让荷兰当时迅速崛起。
绝对如果是被群设的,绝对就是虚无的,因为代表的是群体,群体就是个体。如果绝对是个体的,个人意志或极少人的意志建构的,如古君主的朝廷,就是个绝对体,是在关系之外的。衙门欠了钱,不好要的,是有也不给,还是真没有,它是绝对体,不在关系中,是无法衡量,也无所顾忌的。
这往大了说就牵涉到诚信的道德维护和体系的保障了。
如果丧失了道德维护和体系保障,就很可能甚至客观是在鼓励无耻,当正常无法维系,就会出现暴力。暴力的可怕就在于暴力的目的,就是摧毁,不具有任何主观甚至客观的建造性,虽然有些暴力的革新,如赫拉克利特谈,是一种冲突中的更新。但那也是很惨重代价的了。
谈问题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
假设这个流程是衙门欠了老板,老板欠了工人。该处理的还是老板,因为在和衙门的关系中,老板是负有责任的,是他的选择判断,这或许是有人愤怒的原因。
讨薪虽然大概率不会引发暴力,如果道德维系丧失严重,体系保障丧失严重,是有暴力可能的。而体系维护的是基本道德,基本的公平。
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是看到一些如此的人,干活也没钱,善良无助,觉得这是不该的,也无奈无力,一说算是宽慰自我吧。都好好的。天佑善者。
金州。2023/1/2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