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哲学新哲学

(2023-01-09 15:23:32)
标签:

金州hnlk

本质

分类:

旧哲学新哲学

2023/1/914.47

旧哲学新哲学的交界转换,在上上个世纪前中期完成,代表人物也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两个人,黑格尔最后一位旧哲学家,叔本华开启了新哲学。

旧哲学就是针对事理的,如从古希腊泰勒斯开始的认为世界根本是水,到中世纪阿奎那的天神论,康德纯粹理性,黑格尔的存在认知。都是谈事理的。

新哲学是谈人的,人的发展是根本的,就是摆脱事理,就专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叔本华开启的,之前也有苗头的,从培根开始重视新逻辑,到斯宾诺莎的人与知识,边沁的快乐实在,穆勒的自由观,有很多苗头,为什么说叔本华开启呢,因为叔本华提出指向了人的两个根本,纯粹的人的根本,一个是人本。一个是人的性。

前者,人本,被尼采继承发扬,人第一,神死了。后者被弗洛伊德解构阐释,连梦都是人的,性是人的自我属性,超道德。超伦理。

所以我一直认为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是新人的哲学开启的三大师。

至于后来的存在学说,克伦凯廓尔,萨特。符号学说,索绪尔,主要是维特根斯坦,到后来的罗兰巴特,甚至波德里亚,都是人的哲思的角度审视的,简单说就是,事理是为人服务的,是该为人改善的。就是,规矩是形式,人是主体。之后也能明显看到人类的进程,很多规则改良很快,完善很快,不是之前,甚至数千年,规则都很难改变。在那种古老构建中,神或说群体是第一,所以个体被忽视,规则是第一。而在新哲思中,人是第一,人就是神,群体就是个体,个体感受的直接,集中起来,如果冲突规则,规则会立刻得到改良。

新哲思,新时代,新的人类世代。人的时代。

新哲思的主要焦点,就是人,人的存在和发展大于一切。一切发展进步根本上都是人的发展进步。人类发展也速度很快,20世纪中后期,新哲思基本就确定了主导地位了。进步非常快速。人的解放也非常快速,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性的解放,让男女平等,女性获得了平衡男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人类创造力的一半呢。我也常说,看一个文明的创造力,从男女平等度就可见,一半创造力呢。就如看一个城市的繁盛,就到个繁华区看美女概率就能简单获知。在人的新哲思中,人的美和力是一体的。和创造力是一体的。

当然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对财富和美貌的崇尚。在古哲学文明中不会这样的,财富不被崇尚的,被崇尚的是道德,美貌虽然有极其少的美女,确实美到一定程度引发群体潜意识,被崇尚,但不会形成一种崇尚美貌的文化。在新哲思新文明下会。因为西发展比较完善一些,对美貌的崇尚转化成了对明星的追捧,模特的尊化表现。这边接纳比较晚且快,欠缺很多,直接表现如对颜值的推崇,从一个好的角度看,这是新文明的一种接纳表现。

 

新哲思的另一个分支,就是对体系的探讨,如,哈耶克,汉娜。

这种探讨和古哲思的不同是,并不是为了统御,而是为了人。哈耶克的经济学探讨是为了人的更好存在。汉娜的主导体系的探讨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

还是以人为本的。

 

新哲思的焦点就是人本。个体的人。个体的人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行为存在,性存在。

在物质存在上不重视奉献,重视获得,个体获得,真实获得。所以有很多社会保障,尤其是越是缺乏获得的群体。

在精神存在上,是直接界定为无限的,精神表现上也是,如艺术。

行为存在上,因为神死了,人是无限广阔的,基本扩大到只要不伤害到无辜的人,一切皆属于个人,个人选择,个人负责。也逐渐广阔。开拓很快。

性存在上,作为一种行为是彻底归属于个人的,只引导,不限制,如婚育,会有鼓励措施,但不会有限制措施。作为一种文化文明上,是淡化出规则思考,不再作为任何衡量人社会行为的着眼点。当然性的更大存在是潜意识和象征艺术上的含蓄和二次引申的美感。

 

新哲思是一个人类的奇迹。也是新文明的根基,发展的很多元,但根本上就是人的存在和发展。个体的存在和发展。

一切改良都是个人的存在的改良,一切发展根本上都是个人的发展。而一切规则的建构不是为了限制人,而是为了扩展人,和维系个人与个人发展中优化组合界限冲突。

简言,新哲思就是专注人,个体的人,精神,物质,存在,发展。

迸发了极大的创造力,因为一切创造的根本肯定是个体,个体越是活力动能完善,群体自然活力发展进步。

概念不是整体第一,整体是个虚的,而是个体组成整体,每个人组成了人类。所以整体化的很多概念都被淡化甚至解构了。直接就个人了。立足点在个人了。

 

金州。2023/1/915.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