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证特殊性

(2022-12-20 16:06:44)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简证特殊性

2022/12/2015.23

说及古代,说古代的根本问题主要是特殊层的特殊的问题,造成无法公正,社会正义和道德的扭曲。很多古事例都很明显的,太多太多了基本全部,现象是本质的一种表现,甚至必然表现本质。从逻辑谈,其实有更简单的证明方式的。

我们明白最具有平等性的是语言,简单。

1,基本都会说话。

2,说话的词语是可以无限的。仅从说来说,说什么都可以。

语言是最有平等性的。

当然,古代人说什么,比较难确证,但相对较能确证的是写,写是说的一种确定化。

 

特殊性在言说上,或说写上是很明显的。

如,古代为尊者讳,皇帝的名讳是不能触犯的。不能说皇帝的名字的。

以唐太宗时为例。

唐太宗在古代是比较开明甚至最开明的一个君主了。

他下过诏令,说世民二字不连一起的不用避讳。

令曰:“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已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旧唐书·本纪第二)

事实呢,还是被避讳。

如观世音菩萨,改为观音菩萨,神都没君主大,也是实在。今天还叫观音菩萨,就是唐太宗时候,避讳世字,他叫李世民。影响可见深远。

柳宗元,《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其实是说观民风,但唐避讳“民”字,因为李世民,虽然他的时候已经不是唐太宗的时代了。

敏感字词和转用自古有之了。被逼的。

唐还避讳“虎”字。

如老虎叫大虫,宋还这么叫。传统这么来的哈。

魏征写《隋书》,韩擒虎,直接写成韩擒豹,虎豹,这都行。

唐避讳“虎”的原因是他追溯祖上叫李虎,这都得避讳。

后来一些君主为了便民,就起很古怪的名字,皇子都是,如清,清不是太子制,所以直系王子的名字都很偏僻字的。因为都有即位可能。当君主的可能。

如,雍正叫胤禛,这两个字很少用的。

康熙孩子的名字,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

全偏僻字。康熙在位时间长,他的儿子理论上是确定其一会继位成君主的。

乾隆,叫,弘历,这名字一看就是他出生的时候他爹应该还不是皇帝。还不确定是。

光绪,叫,载湉。

总之,尽量友善的找偏僻字吧。

 

然后有两个有趣的情况。

一是,为什么避讳,名字而已。

二是,为什么体系维护这种避讳。

为什么避讳,简单,就是为了表示特殊,说你都不能说。

为什么体系维护这种避讳,如唐太宗,他都明诏说,世民二字不连用,不用避讳。但下面其实还是“世”和“民”单独也避讳。

他不知道吗?他肯定知道,如“民部”直接改为“户部”,这都得他批,他能不知道,他知道也没办法。

因为特殊并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个层,这个层要维护这种特殊。来表明特殊。

 

反之,其实很简单了。

如果一个 文明中,主导者都可以被指名道姓,甚至可以被指名道姓的批评,那就不存在特殊性。至少在语言文字表现上不存在。

如果在语言文字上还存在明显的特殊性,那确定是存在特殊性的。

是不是很简单。更简单的是存在敏感字词更明显了哈。

 

金州。2022/12/2015.41

 简证特殊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例说古特殊
后一篇:一点感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