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之恶
(2022-11-29 20:25:19)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平庸之恶
2022/11/29。19,25
恶或许由一个人发起,但要形成危害群体的恶,肯定有一大批帮凶,汉娜称为平庸之恶。就想起斯坦福监狱实验验证人的处境导致问题,电击实验提倡的独立思考,和展现的人性之恶。人似乎是善恶共存的,要找到的不过是冠冕堂皇为恶的理由,和理所应当为善的利益。善和恶都能带来信念,带来快乐,如弗洛伊德谈及的快乐本能和死亡本能。所有群体的恶,人类历史上,都可以说是群体之恶。
这让我想起一个青年,我青年时代的一个青年,最早的尖锐文字的大学才子,是很尖锐的,那种勇气和犀利曾闪耀一时,后来太多就不清楚了,据说是受到了太多针对和不公,屈辱和丧失尊严,最后幸运的远走异域,适彼乐土,也算幸运,也祝幸福。
他最优雅的是一个爱情小说,是记录吧,一个网恋,得成眷属,女孩子还十分美丽,好吧,是我低级了。只是觉得那么有思想的女子不需要美丽,却还那么美丽。或许是天的赠予,幸运的人一般会越加的幸运,就如不幸的人会越加的不幸,苦尽甘来这种,往往是美好的梦想,如同梦幻和女神的缠绵。巫山云雨,神女对的是王。也是风趣。
那青年,我愿意这么称呼他,永远的青年,青春活力,一种尖锐的爱,那么明显,国,执政,民,人,不同的概念。曾偶然看到过那青年的一个著作,很近的,很偶然,大意是加入了异邦,成了他自己的邦了,很开心。他的愤慨从对的是他认为不当的执政,变成了对的是群体。认为是群体的盲愚,或这也是其选择的原因,类似队友实在不行,而自己很行,改变队友太难了,放弃了,找寻更好水平的队友了。他再谈及只是出于人类的关怀了。我看来也有一种悲哀。
暴君和暴民,君本也是民,恶暴或许是一个人发起的,但形成需要一群人,人们释放内心的恶,并非都不自知,但恰好有了个看似正当的理由,可以说是变态的人,变态的人间。而正常的反而被扭曲了,要么同流合污,要么郁闷自毁。
这如希腊神话,潘多拉的盒子,盒子里最后的是希望,而,恶的最大表现是狭隘,最大毁灭是希望。
茨威格就是如此自毁的,他认为看不到希望了,他承担了自己族群的罪孽,他不想独善其身,这是莫大的悲哀,哀莫大于心死,那青年似乎看透了群体,于是,一走了之。他所做的努力也是努力过了,他所带来的改变,似乎也不曾改变,或还不曾改变。一时也让我颇多感慨。
著作只能兴盛于爱著作的群体。
就想起欧洲的文艺复兴,他们爱艺术,爱读书的,这是他们的风格,一种类似的传统的所在,就想起欧美影视,几乎所有的影视里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书,对于他们是很正常的。布满了书。也有统计,其域的人一年平均读几本书的。书籍,人类的珍宝。
对于不爱读书的群体,书籍的作用自然是没有作用或微乎其微了。就想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其实有很多好书的,记得还偶然看到过那时候出版的潘恩的《常识》,还有很多很好的哲思著作,之所以说很好,是那些著作切实改善了其域的文明和人类的文明,但,这边,什么效果没有,该怎么怎么。这让一些良知文人的责任如同无的放矢。在一个很小的场地里,外人并不曾察觉,也无兴趣。这类似迅哥谈的铁屋子的悲哀。
这是很无奈的。
自古就有焚书坑儒,也一直是。文化和文人都未曾独立,这或许是一种偶然使然。他们受到最严酷的监管,自古如此。而这种监管最大的效果还不是,或说不仅是对文人及其著作的毁伤,而是让群体对其失去了兴趣,否认了价值。这应该是很好理解的,就如世俗规则中,认为他们是一种错。对艺术的推崇确实是最后的希望。同样,对艺术的抹杀也是毁灭最后的希望。
这边艺术不能唤醒任何,自古如此,所以古人有言,只是浇心中块垒,缓解自己的郁闷。万马齐喑究可哀,也只是劝劝天公。若真的有天,那她一定不在乎人世间,否则人世间就不会有如此多的灾难。是太难了。
却忽然想起那个青年,或许是因为偶然又看到其著作。他犀利的太尖锐了,想及他的思考,他的一生。思考,如秀才遇到兵,真是讲不清,狗咬吕洞宾,人们太多人们不识,唯一也只有执政们害怕了,湮灭了他所有的能湮灭的痕迹。可人们,或本就无所谓,也无知。他的人生,觉得算是还好了,虽然或许他心情不佳,太多责任负承,但从一个客观角度谈,还好了,知音佳人,又在喜欢的异域具有了归属,著作等身,都还好了。不知是不是羡慕。
而他,终于放弃了人群,或是被如此了,有一些哀伤。他也斥责了人群,如不可拯救无法拯救不值得拯救,那哀伤何其的深。而从简单的美好看,庆幸他的幸运,祝福他的幸福。
他承载了我们青年时代很多青年的一种理想,也某种程度获得了他的理想。于是,我倒想起一种风趣来,很多域的异见者到了美域,我想的是,那美域也一定有异见者,他们的异见者为何没听说到了这边,或其他边,还在他们那里。这或许就是宽容,就是希望,执政不是湮灭族群一切希望,执政只是一时执政,而是给族群留下最多的可能的希望。当然执政不想如此的,是人们把执政变成了形式中的一种,而不是凌驾于其他形式之上,比如艺术,甚至娱乐。古人也谈过,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太理想或说荒诞了,逻辑上就不通,以一人治天下,一定是以天下奉一人。这不仅是口号无用,逻辑也太问题了。
欧的启蒙就很实在,提出了思路,结构思路,不论是孟德斯鸠还是卢梭,还是洛克各种,都在探寻思路。也确实逐渐实现完善。我们的古人按说也该有思考,从那只言片语中也可见,只是,思考或许被不见了吧。就如古代的文人,李白杜甫苏轼,甚至小的,几乎所有古代文人皆是官身,之外,没有了。
见网上传一句话,说是罗素的,不详,大意说,人生来是无知,但不是愚昧,愚昧是被教育的。很警醒教育体系吧。颇觉有趣,也不大符合逻辑,教育是知识。愚昧不是被教育的,只是让无知一直无知而已,所以高墙壁垒,焚书坑儒。固塞视听。
如古希腊哲人谈到的幸福的猪,猪是很幸福的,但古希腊哲人还是最反感这类,最反对这类,因为不思考。因为人是人,人是人是人会思考。
但猪的幸福好不好呢?这边古人是赞同的,毕竟一生短短,也好。迅哥也谈,梦醒了无路可走,何必叫醒做梦的人呢。这是莫大的悲哀了。也有前例,屈原,醒了,活不成了。
屈原被传扬了数千年,依然如此。一切依然。就如数年前人各种谈及,是资是社,我说,想多了,是古而已。从来未曾过去一样。一切如昨。昨日从来,悲哀依旧。依然一人治天下,天下奉一人,其他人,都不是人。
依然所有人都没有安全感,诚惶诚恐,如履薄冰,陷入无尽的恐惧中,连君主也是,所以当女孩子说安全感,我都想女孩子是敏感,然后想说,谁有呢?
只是因为很多青年,想起了那青年而已,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希望,但特别希望那些青年都好好的,能适彼乐土,这善念如同救鱼,救一条是一条。只是我也无力去救了。
很多人谈贫贱不能移,我想起,是富贵能淫,威武能屈,太不容易了。人们在虚空中探寻的未来,在实在中那么单薄,如同稚嫩应对着老奸巨猾,理念的苏醒被冠以恶名,仿如恶魔的玩物。但,那真是希望,虽然那么的微弱渺茫。
那青年最终放弃了这里,和很多人的青春一样,有一些哀伤。而一切又多么相似,人们忘记了不久前的罪恶,或很多人从来不曾知道,于是,罪恶从新上演,本质类似的新的形式。那些呼喊如此无力,那些呼吸如此艰难,那些存在如此无奈,一切都荒诞的真实上演,这是人类的悲剧,如此多的人,就想起老子谈的小国寡民未尝不好,至少其恶不足以如此巨大庞大。至少人们,更方便逃离。悲哀在时代中,人生在时间中。很多人或许怀有希望,很多人或许早已绝望。于是茫然的有了来世之说,希望有个好的投胎。那是何其的绝望,何其的悲凉!他们已经厌倦且绝望了某方的人间。不是人间。
于是,梦和梦醒,仿佛哈姆雷特的千古质问。生存还是灭亡。
只是希望希望的人们,能有幸运的未来。天佑。
金州。2022/11/2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