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忍与不忍

(2022-10-31 00:07:23)
标签:

金州hnlk

本质

分类:

忍与不忍

2022/10/3023.24

记得《资治通鉴》记载过一个事情,大意是北魏还是什么,一个皇帝到一个百口之家,问你家怎么这么好呢,有什么秘诀呢,家长,真是家长了,老者,写了一百个忍。这,皇帝还真有耐心。也可能我记错了,但大概就是这么个事。

查了下,唐的事。

郓州 寿张 张公艺 ,九代同居。 麟德 中, 高宗 泰山 ,路过 郓州 ,至其宅,问其由。 公艺 请纸笔,但书百馀“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

~~~

就是大概这么个事。

 

“忍”一直是我们的重要文化之一。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然前提是气量了,否则,忍一时越想越亏,退一步越想越气,成更麻烦的事了。

能忍则忍,忍来保身。遇到恶人,恶人自有恶人磨,忍了。

忍确实能保身的,或说有如此可能,但忍的问题是不能带来改变。无法变好,恶人更加肆虐,善人更加憋屈。

所以佛家好像都有语,说,一忍再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杀恶人即是扬善什么的。

忍让有个限度的。

否则忍变成可欺,更加可欺。

总之,根本谈,忍可能保身,当然也可能更加不保,因为很多保护需要抗争的,但忍是绝不会带来改变的。

甚至善人的忍,对恶人也是一种伤害。

因为善人的忍,让恶人的恶大,不能回头,甚至善人忍无可忍,忽然反击,恶人被没了。

如果从人本谈,恶人也是人。

善人的忍对恶人也是伤害。早些反抗,对方认知到是恶,说不定能阻止恶,甚至让恶回头了。

挺有趣的话题。

 

忍或能保身,也未必,但肯定不能带来改变,改善。很容易让恶更肆意肆虐,善的处境更难,最后恶积恶,也会完。

反抗,对恶的反抗,是改善的直接。

有说西的族群热爱争斗,面相都是,鼻梁高,眼窝深,眉毛低,不怎么能忍的,从其影视更明显,对恶从不妥协,除恶为止,不会想着感化恶,都恶了你还感化,恶都能被原谅,那善怎么办?不科学。

而这么一个爱争斗的族群却领先引领了人类文明。反抗是改善的起源了。

或说,不对,这边才是人类史上最爱抗争的,看两千年,还说正史靠谱正经的,秦1开始,西汉2,东汉3,魏4,西晋5,东晋6,宋7,齐8,梁9,陈10,隋11,唐12,后梁13,后唐14,后晋15,后汉16,后周17,北宋18,南宋19,元20,明21,清22,正经的都22个朝代,这抗争的,从秦到清灭,才两千年左右。

但这边的抗争和西族的抗争不同的。

这边的是忍无可忍的抗争,改善性很小,改善到能忍就行了。就不抗争了,然后,恶又肆虐了,接着忍无可忍,接着抗争,接着小改善到能忍,然后,循环。

西族不同,西族是不忍。尤其是强教解脱后,更明显,是遇到恶,就抗争,就不忍,这一方面改善很快,一方面,恶不敢肆意,才有点小恶,大家就不忍了。想画地为牢,人人一个号码牌,禁锢十多亿,积恶,不欺负都不好意思,不恶都觉得对不起那么能忍,屁股撅起来不踹都觉得不好意思,恶的肆虐,越来越恶。

西族不忍,不仅改善快,让恶也不能肆意。

或说,你这是不是想的呢,这还真是有理论有实践的。

理论是很多著作了,如果爱读书,能读到是很简单的,但不爱读,就或许不知道。

相对,实践知道的更多,如当下,多大点事,就各种抗议了,人群人山人海的,看这边,天大的事,都多能忍。

西的文明在改善中,尤其是二战后,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是学识的普遍化,二战灾难的反思,一方面是,更加不能忍了。为什么很多所谓理念,思辨和实践,至少思辨来都很好的理念,什么价值之类的,都他们提出的,实践的。能提出,是知识的进步,能实践,是不得不实践,这不是给予的,从维护统御来说,统御者不会主动给予的,或说不会给予足够的,是他们不忍,老是抗争,为了减少抗争,是很不敢为恶的,他们不会忍啊。

换个简单点的比喻就好理解了。

如,如果员工不要求老板涨工资,老板基本不会给员工涨工资的,多明显啊,100你也干,我干嘛给你1000,或说好的老板,良心发现,给你1000,可人家都3000了。他不可能给足的。

公平是抗争,是平衡得来的。

一些先进文明中,为什么会提供社会保障,有的很高,为什么会强调一定要给工人工资,而且有标准,只能高不能低,不是主导方的善意,是,主导方为了维护统御,你不给,低,他们不忍,就出事了。如果他们能忍,什么996,你007也没事。

能忍么。

但这种能忍背后很容易带来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大爆发。也是不利的,对谁都不利的。

忍不是一个好的所在,但,竟成为这边接近文化核心的一个所在,是很可怕可悲的。

所以新文化运动时期,说,吃人的礼教,反儒开始,是很对的,不是反对儒家作为一种学说,而是反对儒家作为一种文化,因为儒家告诉人的只是要守规矩,但从来没告诉人,去审视规矩。告诉人要讲礼貌,但从来没告诉人去讲理。这也是古王朝推广儒家的原因,太好用了。可以肆意妄为为恶。

这在现代文明中问题很大是,对谁都不利。

忍的人憋屈,丧失活力创造力,而对于主导,当忍无可忍爆发的时候,往往是毁灭性的。还不如平时不忍,有问题及时抗争,及时改善。

从逻辑谈,忍是绝对有害的文化,害人害己,害个体害群体。这和韬光养晦的策略并不同,韬光养晦是一种计划,而忍是一种狭隘。

忍最多换来别人的不忍,可怜,最多能保身,也未必一定,但一定不会带来改善,往往要么憋屈,要么潜伏下更大的危险危机。而不忍,抗争,却能带来改善,利人利己。这在思辨上,甚至实践上,是很清晰明了的了。

 

金州。2022/10/3023.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戏趣事
后一篇:思辨的逻辑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