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逻辑
(2022-09-07 14:05:57)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事理逻辑
2022/9/7。12.39
内域的很多电影,不是所有,基本接近所有,都容易让我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多看不下去,略想了下,且不说服饰细节的真实感问题,这还需要点知晓,最基本的是,事理逻辑的问题,一般电影都是在表现层表现,怎么荒诞奇特,都是表现,很少在逻辑层胡来,就失去逻辑真了,逻辑层是影视的骨架,乱动,不合逻辑,就失形了。简单的说就是,怎么可能这么说话,怎么可能这么做事。而不是怎么可能有这个,表现层是无限的,逻辑层是确定的。
偶尔看到一著名历史文化类学者某某群讲秦的问题,说秦不是做的不对,是太急了,很温和的说法了,说的是长城啊,驰道啊之类的,驰道,大路,对当时也不是很需要,流通小,基本也都花费巨资修好,没什么行人。就想起什么书看到的一个我觉得的趣事,大意是,宋朝官员吧,看到唐初修的路,还很好,其寓意或许是唐初的质量好,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的,就是那时候大路上的人并不多。要说明一条路修的好,不仅是要持久耐用,还要证明使用率,来来往往的人车很多。否则就没什么来往,也耐用。不是今天,要想富先修路什么的,大量的往来是经济时代的必然,经济就是交流交通,数十年前,这边大路上人车也很少,地域限制严,还暂住证呢。
驰道长城都是大工程,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阿房宫,官府,建筑。言者大意是认为这些不是没用,是太急了。好理解,这些当时用处不大的,消耗却很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是用之于民,但确实是取之于民,没钱了,就要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各种想方设法的收钱。要捐,要尽量想法多收费,物价高,官民之分,民众负担很大。负不起了,就想正,正常的生活。只好颠覆了。负覆得正一样。为了正常。
这当然不是秦问题的本质,言者也提到,秦末起义的凶残,县杀县吏,郡杀郡守,他们就没一个好的吗?至少从刘邦的守令,还有项燕的守令看,可参看《史记》,不是不讲理很无道的人,但都被杀了,被杀的也似乎莫名其妙,很不当不该。人们对官吏的恨已经无区别了,这是悲哀悲惨的。也暴露了秦的问题的核心,以吏为师,焚书坑儒,吏是一切了,那么最大的吏也就是君主了,集中了所有的恨,无法平衡了。秦后一般都尽量避免这个,秦没什么名臣,除了赵高,知名,名臣往往意味着有想法,而以吏为师,是不让有想法的。君主,主导者一人的想当然,让众人都当不起了。就起义了,为了义。也是我们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不仅是第一次,起义的还是农民,秦以为把其他精英阶层处理掉就没事了,没想到是更可怕的事。失去了平衡和缓冲。
那么,另一个有趣来了,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数百年的,发展起来,之前不是秦始皇那样的,其记载中的例子,是有很多名臣,或说秦始皇也有李斯啊,你看李斯说的啥,以吏为师,焚书坑儒,跟说唐玄宗有李林甫一样,以吏为师对他非常有利,他是宰相,焚书坑儒,不让议论,也是为他。秦的灭亡和秦始皇是很有关系的,就如隋的灭亡和隋文帝有关一样,所以李世民论前朝,都是说隋文帝,而不是说隋炀帝。而《资治通鉴》记载的谈隋亡的诸多人,都是在隋文帝时候说的,看起来大盛时候。我也偶尔谈及,说一点,就可知隋文帝多么想的好,做的多么奇怪,为了防止有伤风化,禁止元宵节。唐特别吸取这个教训,元宵节可以三天三夜不禁,唐平时是有宵禁的。直接原因可以说,照明不够吧。所以影视里,尤其是当时的长安,夜半三更还在歌舞聚酒的,是不大可能的。来个通宵吧。不行的。被拘的。
历史很多,最多是趣,价值不大,最多是知晓的一些点,存在和未来更直接重要。恰如横向对比。纵横都需要,但对比往往总是横向的。会和同学比怎么样,不会和同学的爸爸比。虽然在一些特殊情形下也有些关系。
电影的特效真是越来越好,但只有特效,往往让人笑。
这么多奇怪奇特的电影为什么会出现?电影不是艺术,是类艺术,也就是它并不开创任何,而是表现,是反映。是一种需求的反应。是时代文化的一种集中凝缩的展现,可以看时代的电影感到甚至判断时代。特效很好,也很可笑。该在表现层丰富的,却在逻辑层扭曲,于是成了奇怪和怪诞,不堪入目了。
这算是结构核心的问题吧。就如,如何好的木船,也敌不过钢船,如何千里马,也比不过且不说跑车了,一般的车。人类文明的进步,全是结构性的进步了。就想起一些西学者,还不是一个,还都挺著名,说,这边古代没有历史,可我们的历史记述是最完善的啊,人类最完善的,他们谈的是一个文明了,从秦到清, 基本都一样的,可却变幻了很多朝,城头变幻大王旗,其实,可以当是一个了。也有西学者比较温和,说这边之所以数千年不变,是已经很好了,缺乏变的动力。也是一方面吧。我们谈只是当有趣了。
事理逻辑是挺关键,也是挺直接的,不是一个所在只有符合事理逻辑才存在,而是符合事理逻辑的才会正常,越来越正常,就越来越好,不符合事理逻辑的也会存在,不符合事理逻辑也是一种逻辑。如秦,长城驰道,这个不符合事理逻辑,无益于当时,非常苦民,消耗太大,但符合君主的逻辑,为了自我的虚假安全感,为了看起来很强的表象。秦,强吗?大秦,强秦,灭六国,看怎么说,一个农夫振臂一呼,就土崩瓦解了。似乎很搞笑,或这也说明了这是个了不起的族群,这都行,用一句时兴的话说,一个农夫有什么坏心眼呢?他只是想能比较正常的活下去而已。
从一个事理逻辑谈,能到农民起义,可见多艰难了,多直接了。毁灭性也很大,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个族群其他层的缺失。因为这本该是精英改良的,保卫的,创造的。一个族群的精英是为了保护族群的弱者的。
远了,总之,事理逻辑是一种良性逻辑,就是客观发展进步的逻辑,走向真相的逻辑,存在中的骨架。不符合事理逻辑的也是逻辑,存在皆逻辑,不是良性的,是偏狭怪诞的。往往是不利的。算是一趣吧。
金州。2022/9/7。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