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州
金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879
  • 关注人气: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比

(2022-08-15 23:37:28)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对比

2022/8/1522.42

对比,主要是看参照物。要总和最好的比,差距是很明显的,就如普通人比首富一样。另一个问题则更有趣,就是,认为自己是首富了,那有点伤的。

总和首富比的好处是,看到不足,有动力,不断改善,而认为自己就是首富了,那是很虚空的,那个虚空的实际伤害也很大。最简单的是,不努力了,不完善了。

人类文明可以说有两个简单的基本规则。

一个是,算是科学吧,就是,类似托尔斯泰那句,不好虽然各有各的不好,但好的是类似的。这应该很好理解,就如手机,好的手机是类似的,不好的各有各的不好,各种问题。好是确定的,就有一个向往好的标准,生活的好,存在的好,文明的好,一切能都在向好,包括食品,水,电,各种各种,就是因为好是有一个标准的,比较清晰。这种清晰是,一是理论上的清晰了,可以说一个理想状态,人的存在,物品的存在。一个是实践上完善对比认知,只要你见过好的,即使不具有理论思辨的好的认知,也能很好区分出来。这也是品牌效应的一个有趣,只所以认一些品牌,是这个品牌的质量好,那么多人认,是好的概率很好,同样,品牌为了维护这种品牌,又会更努力的做好。良性循环了。

一个是,特殊了。一些客观的特殊。在我们的文明中,是比较鼓励特殊的,如,那句算很知名的古话,记得《资治通鉴》都至少两次提到,一次记得是曹操说的,非常之人,非常之事,非常之功。非常,就是特殊了,认为是这么改变的,一个有趣是,那么多非常之人,在那个概念中的非常,而在一些西学者认为,这边就没历史,不是没有历史的事,而是没有进步,历史,根本谈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改善。人和存在的改善。那么多非常,都没非常进步过。一趣吧。从根本上谈这个问题,就是,那些不是非常,而是正常,概念中的正常,而所谓正常的普遍,其实低于正常。是弱的。不正常的。在思辨的概念中,正常是最好的,这个最好,一方面是,具有正常的发展可能,一方面是,具有更大的群体有益。所以在现代文明的概念中,从来不是塑造非常,而是不断的走向正常。做个人吧,让人能成为人。特殊往往意味着有些地方出了问题。这不是个好问题。

这里正常也有个有趣的问题。即是,假如结构不正常,反而那些非常是正常的。人类文明经历过太多结构不正常带来的群体扭曲,如,猎杀女巫等,这让警醒的文化反思中,非常严苛审视不正常,一些扭曲的,让人抑郁的,毁灭人的。当人被毁灭,多么可怕荒诞都可能的,那就,不好各有各的不好了。

正常是一个基本的概念,而正常的核心是科学了。真的科学,不是科学之名。思辨的,实践的。

 

再说下对比产生的原因。

对比能产生,并不是因为对方的高出,而是因为自己的不足。当对比产生,一般就意味着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贫富差距是无法解决的,但当贫富差距成为问题,不是富的人多富,是贫的人,贫的很不足。如果贫的人在一个很足的存在上,贫富差距并不会产生问题。

倒是想起古诗的例子,谈过。

杜甫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很尖锐的对比冲突了。很快就安史之乱了,任何外难,常理都是因为内在。否则形不成的。也是我认为的文明史上实践的一个定式,人类文明,真算以古到今,从来没有一次落后文明能战胜先进文明的,先进文明相对更完善,能让自我处于不败之地,这不是大小的问题。这也好理解,假如一域有一百万人,一域有一亿,一亿人离心离德,真正愿意的都不到十万,它一百万人,五十万以上都愿意,实际比了,这也是悲怆的近代,那么多人,所谓列强,到这里来的,不过数万人,甚至好像都不到这么多,几千,就那都不堪一击,小辫子都一样,也可知了,人对人,是拳王也打不过一百个人,但人对猪,失去人的自我意识的,一个人驱赶千头猪也没问题,无压力。归根是人了,一切发展的根本都是在发展人了,好理解,人创造一切。谈远了。

朱门酒肉臭的问题,并不是朱门酒肉臭,而是路有冻死骨了,所以朱门酒肉臭成为了问题。

杜甫还写过诗,写开元盛期,公私充足,那时候,可以想到,朱门酒肉更臭,大家都丰足,朱门更丰足了,但朱门酒肉臭,就不是问题,因为贫者的存在也算很足,还好。到贫者路有冻死骨了,朱门酒肉臭,就是一个大问题了。这归根是贫者的问题,要改善贫者的处境。

 

对比是一种自然存在,对比的本质就是因为不足。

也见过一些人谈,说,一些外域,不攀比,不对比。那不是那些人的素质高,人和人,差别真不是那么大的,或说人群和人群,有些个体确实出类拔萃,但人群的差距,是很小的。有的人可能就是不爱攀比,但一个人群都如此,那不是人的素质高,是其域的存在,物质和精神,给予普通群体的存在是足够的。没有产生对比感的基础。

说,物质决定意识,对于群体来说,可以如此看,这边古人也谈过,富而教,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诸如此类。

但,认为经济决定上层,是不对的。逻辑思辨就很好理解,如果经济决定上层,那经济如何发展起来的?如果经济能发展起来,就是上层重视经济了。

所以在现代文明的实践中,其模式一般是这样的,群体选出执行者,执行者来改善经济,群体能感到经济改善,收入提高,各种更好,如果没有达到如此,就换人。

想起一个例子,也提及过,说美域某根选时候,他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就是,给群体说,你们自己想想,这四年,你们过的比以前更好了吗?收入,什么的什么的。大概这么个意思。如果不比以前好,就选我。结果他赢了哈。说明感觉不比以前好的人,挺多的。

模式循环大概就是如此,选一个执行者,发展经济,群体大多数感到自己得到实惠,更好了,收入更高了,自我时间更多了,就是更好了,就继续支持,不好,就换人。这么一个循环。当然,选人的根本我是认同波普尔看的是对的,一方面不是为了更好,而是防止最坏。一方面其根本是,可以不流血的变革。换的是人,否则就是一个体系,一个体系和一个人成一体了,那就很动荡了。毁灭性很大了,很坎坷了。

经济能决定个体的存在,有钱没钱对个人存在是差别很大的,说个简单的,如果就吃几毛钱的西瓜,就不会明白一块半的西瓜比几毛的西瓜好吃的多。说的是正常合理下。经济对群体的文明也很明显,早些年发展好,我小时候街头打架斗殴很多,每天放学路上都能看到哈,后来发展好那些年就文明很多了,有恒产有恒心,相对更加的友善了,人最终爱的是自己,自己好了,为了爱惜自己的好,就很少会攻击他人,因为那也等于伤害自己,而且对自我的好增益不大。简单说个例子,有一百万,还去偷一万的可能很小,因为被抓,那太得不偿失了。一天都挣多少钱呢。如果有一百块,去偷一万的可能很大。人最终爱的自己,人自我状况好了,会去爱人,更文明,就如自己快乐,容易友善。但,经济对改善群体策略的可能,基本没影响。因为策略本身该是通过经济来反馈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经济不好的时候,缺钱,会想到去挣钱,但挣钱对他自我能改善多少,是很少的。所以很多富人,明显的富人,除了那些二代,往往都有过自我明显感到很缺钱的时候,用心一也,去挣钱,但成为富人之后,说他们素质高了多少,未必。这个比喻虽然不很妥当,但我认为是比较简易能说明,经济对策略的影响不大的。并不能决定上层。其实从实践也好理解,如这边古代,有很多兴盛的时代的,但并没有带来真的进步。所以我曾谈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有一些偶然,一些天才,艺术家,思考者,建构了体系,如思想启蒙,然后经过偶然的实践,逐步完善成必然。

谈哪儿了,谈太远了哈。当个趣吧。

 

金州。2022/8/1523.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对不对
后一篇:人之常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