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瑶海名校长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2019-03-25 11:29:12)
标签:

合肥行知教育集团

方正教育

名校长工作室三年发展

分类: 经历感悟反思

根据《瑶海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工作室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瑶教体【20191号)精神,成立袁方正名校长工作室,组建研究团队,凝炼教育思想,促进协同创新,打造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培养培训于一体的校长发展共同体,为我区校长队伍建设尽绵薄之力。按照《意见》要求,现特制订本工作室三年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个校长,一定无法改变浮躁的社会文化,但可以影响并建设一个宁静、充满学术氛围与理想追求的校园;一个校长,一定难以革除当下的教育弊端,但可以把自己的行走方式与管理风格,以一个真实、充满热爱的职业工作者的激情去影响周围的人!组建工作室是责任,当责无旁贷地承担区域辐射与引领作用;组建工作室是义务,任务驱动可以更好地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水平。

(一)优势分析:

26年的教育生涯中,本人先后做过中学政治教师、班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分管总务、政教、教学、教研副校长、校长等,一路走来,熟悉学校的各个管理工作的流程,从干部队伍建设到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教育教学管理到课程建设,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自己都能够以诚待人,以教师发展和发展学生为本,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各方力量发挥学校的潜能,不断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理解教育内涵与实质,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勤于阅读、反思,不断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办学理念。

(二)弱势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不善于从日常繁杂的行政管理事务中抽出身来,加上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时间相对偏少、不够深入,学科教学专业素养略显不足,指导教学的能力也就大打折扣。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教育理论的学习杂乱无序,没有很好实现理论学习与管理实践的有效对接。对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支持系统的有效统整能力亟待提高。目前,课程框架已初步建构,但对课程的研究尚处于浅表。课程建设需要得到更加理性的、科学的论证;课程管理措施、教学研究、教材开发等方面研究力度不够,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尚未完全激发。

(三)机会分析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师生学习工作环境较好。教学班级数136个班,平均班级人数为50人,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更好落实素质教育。德育格局稳步发展,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坚持多渠道、全方位的育人思想,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教育科研工作初建成效,工作模式基本成型。当下,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真正的出路在哪里,目前还没有一条成熟的可供复制的路子可走。素质教育要走向成功,需要一批勇于改革和创新的校长。

二、工作室指导思想

本工作室以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统领,以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管理学为指导,以专业引领为抓手,以自主研修为基础,以建立学习共同体、提升管理水平、提炼办学思想、丰富自身内涵为主线,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形成一支办学理念先进、理论水平深厚、管理能力强劲、个性风格鲜明的专家型校长;以学校发展诊断和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工作室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提升校长的办学能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全体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的管理效益和育人质量。

三、工作室理念

人文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治校、合作交融、共享发展、追求卓越。

四、工作宗旨

完善教育思想,丰富教育感悟,创新教育方式,培养教育人才,打造教育品牌。

五、总体目标

实现校长领导力、创造力和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共同提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拓展自己的办学视野,实现领导核心力的提升,人文素养的提升,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专业学术水平的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榜样示范和指导能力的提升。

六、具体目标

1.本工作室以三学年为目标规划周期(即2019.32022.2)。未来三学年期间,以工作室特定的工作氛围和条件,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促使工作室学习、研究、攻关、实践的团队,通过自身学校的发展带动群组学校共同发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新水平。

2.提升专业理论和研究水平。每位成员都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定位成员各自的发展方向,整理自己的办学思路,使成员的办学理念更加系统化、特色化。在工作理念的引领下,让每一位学员发现或发展自身的个性特长、学术特长,并创造平台锻炼和发展特长,形成终生受用的能力和影响力。每个成员能够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学校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研究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努力实现工作室成员所在校的管理工作有亮点、有特色,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工作室要帮助每一位校长所在学校找到自己的特色定位,真正让研修为成就校长们的事业,所在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

4.通过理论研修、专题研讨、课题研究的方式,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办学理念、管理能力、业务水平;以提升校长领导力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专题研讨,积累研究资料,定期在工作室发布研究信息,工作室成员相互鼓励,做好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工作室团队学习、研究、实践、交流能力,探讨解决工作室成员校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工作室成员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推出标志性学术成果。

5.借助专家先导、典型引导、校际指导的形式,工作室成员将团结一致,努力打造出一支勤于学习、善于实践的名校长团队,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在培养期间,工作室成员切实制定好个人发展规划,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办学思想,力争三年内成为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校长。

七、工作重点及措施

1.个人规划。工作室成员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室三年规划方案,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年度研修计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2.理论学习。工作室成员要加强对教育理论、教育专著的学习和研究,通过交流研讨、读书沙龙、管理名著解读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认识。

3.专题研讨。工作室建立专题式主题研讨制度。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年定期开展专题性研讨会。

4.教育考察。有计划地组织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观摩学习、考察名校等。

5.联系基地。强化交流合作,组织成员跟班学习,逐步提高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

6.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要根据个人研究方向承担一个课题研究,撰写课题实验方案,积累课题研究资料,定期在工作室公众号发布研究信息。各成员每人将至少撰写一至二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

7.专家通道。聘请专家指导理论学习;聘请专家指导提升校长领导力;做好校长专业成长规划;开展学校管理把脉诊断活动等等。

八、工作室工作安排

(一)工作室地点

设在合肥市行知学校教育集团学苑分校

(二)工作方式

主题报告、专题讲座;挂职锻炼,跟岗学习;自主研修,同伴交流;参观考察、成果交流;校际互访,把脉诊断;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凝练经验,考核评价等。

(三)工作室团队

本工作室有主持人1名,导师若干,成员6名,学员若干,具体情况如下:

1.工作室主持人:袁方正

2.特约导师:拟邀请几位大家定期指导

3.成员团队:李云峰、王华、周武、陈姝、张正茂、梁珀

4.学员团队:待定

(四)时间安排

20193月 邀约成员,组建名校长工作室,添置工作室办公设施、设备;制定三年周期规划;工作室启动仪式

20194月 起草工作室方案、学年计划、管理制度、主持人和工作室成员岗位责任

20195月 讨论、研究工作室成员个人发展规划、学年研修计划、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20196月 就学校困难、优势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学习调研

20197-8月 开展读书活动与课题申报

20199月 办学理念研讨

201910月 到名校观摩学习,侧重学科教研团队建设

201911月 实践阶段总结

201912月 到成员校考察学习、分析诊断;课题开题 

20201月 跟岗实践一周

20203月 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并举办公开课、示范课交流研讨会  

20204月 开展读书活动                       

20205月 课题中期考核及阶段性办学成果展示

20206月 邀请专家讲座并指导

20207月 开展教育教学管理诊断活动

20208月 考察名校、观摩学习,侧重学校文化建设

20209月 深入成员学校,就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学习调研

202010月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02011月 邀请专家做专题报告

202012月 赴外地名校长工作室交流学习

20211月 撰写工作总结

20213月 交流研讨:现代学校制度

20214月 进行学习调研:学校信息化建设

20215月 结合各校实际进行校本课题研讨

20216月 工作室学年工作自评总结会

20217月 名著研读交流活动

20218月 考察名校、观摩学习,侧重课程建设

20219月 课题研究总结

202110月 迎接教育局对工作室学年度考核

202111月份 名校考察、研修访学

202112-20222月成果汇报、成果展示和实践报告

九、培养措施

1.创建学习平台:在工作室中,实行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每位学员每天学习至少一小时,每个月阅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书籍,坚持写学习笔记和学习反思,每月撰写一篇论文与举行一次校长办学思想与实践的专题研讨。通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增强专业意识,提高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促使成员向学者型校长发展。

2.创建工作室特色:以学校内涵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运用“找准问题、开展研究、发表见解、提升素质、改进管理、形成思想”发展思路,对管理工作或专业发展中遇到的疑难或困惑进行梳理、归纳、提炼,进而确定为研究课题;通过对问题的不断研究、破解、反思、提升,进而形成系统的办学思想,明晰实施路径,实现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

3.创建工作室公众号:建立工作室公众号。每个成员可及时展示研究动态、办学成果;成员间可以加强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网页要保持及时更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创建提升机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做法,邀请国家级、省市有威望的专家学者来工作室对成员及成员校进行指导;联系国内、省内名校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组织成员走访各类特色学校68所,实地感受知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文化,切实领悟各类学校卓而不群的办学特色,实施跨校际教育工作者协同研究,促进成员多方位的提升;针对学校发展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理论素养,进而在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踏上一个新台阶。

5.创建特色经验:以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中心线索,工作室成员校从学校教育价值观念的定位到教育体系的更新,从改造教育过程到改变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方法与手段开展个案研究。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经验,结合个人特点,基于所在学校实际,梳理、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6.创建工作室活动方式:采用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走访考察、课题研究、问诊调研、校长论坛、同伴推介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养措施,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可操作性。邀请专家深入成员校,听取校长办学情况介绍,全体成员参与讨论,现场把脉问诊,帮助成员校提升办学理念,找准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和发展方向,将学校办学理念与行为,提升到自觉层面,有效促进科学的质量意识、特色意识的确立,提升对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潜在的创新能力的认识,在办学过程中创建出独树一帜的学校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办学风格,最终成长为拥有一流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校长。

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9.3-2019.6):成立工作室,起草工作室管理制度。制定工作室三年工作规划,制定工作室年度计划。建立成员档案,进行人员分工。确立研究课题、推荐阅读书目。成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2.实施阶段(2019.7-2021.9):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走访考察、校长论坛、课题研究、学校诊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法,培养成员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办学思想。积极引领各成员学校的发展,在先进理念指导下,各个成员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3.总结阶段(2021.10-2022.2:组织成员进行工作汇报、成果交流。总结工作室的工作绩效,评估各成员的学习绩效,验收工作室取得的成果。

201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