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办?

(2015-01-31 20:35:3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文章

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办?

——“心病”还需“心药”医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带班的过程中您遇到过样的学生吗?

他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

固执己见,唯我独尊;

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如果您的班里有位学生经常性地表现出上述三方面的特征,那么他极有可能就是一位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说话、行事不考虑同学、老师的感受,不愿意听从老师的管教,不屑于与同学团结合作,甚至会无视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所以他总会给班级管理制造一些麻烦,而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生活也必定缺少快乐。

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您只是简单地认为“性格使然”,无可奈何,听之任之,那工作就有些消极被动了;或者您只是按照“纪律问题”严加管教,那也必定是事倍功半。

事实上,自我中心是一种人格缺陷,而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心理障碍。既然这是一种“心病”那就得“心药”来医。有什么“心药”可以医治“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种顽疾呢?本人经数年带班实践,熬制出了“六味养心汤”。

“六味养心汤”自然是由六味良药熬制而成。这六味良药分别为“班规约束”、“家长配合”、“班会引导”、“集体教育”、“表扬激励”、“挫折刺激”。六味良药不能混合同步熬制,需要按照次序,根据时机添加,而且熬制的火候和时长也有讲究。下面本人说说自己的具体做法。

每当新接手一个班级,我必定会发动全班学生制定或者修改班规。而在班规当中必定会有类似这样的一条“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发生矛盾要互相忍让,顾全大局,平和解决”。这一条班规对于大部分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都能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因为多数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同学和老师,都会至少暂时隐藏或收敛一下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这种主观上的隐藏、收敛,再加上客观上及时出台的班规,会让不少学生永久性地收藏起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开学初制定好班规之后,我就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培训,所以当有学生因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在班级引发事端后,我就让他们回忆自己触犯了班规中的哪一条,然后背班规、说含义,写反思。有的学生经过几次这样的体验也能永久性地收藏起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心病”,但是表面上我从来没把这样的学生当病人,也从没说过他有病。只要他不公然否定“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发生矛盾要互相忍让,顾全大局,平和解决”,那么这一条班规对他就还有约束作用。这正是第一味良药——“班规约束”。

班规约束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放学回家他们可能就原形毕露,我行我素了。而且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多半和家庭教育不当、家庭影响不良有关。所以,和“班规约束”同步添加的便是另一味良药——“家庭配合”。

开学初发动全班学生制定、修改完善的班规,我会在第一次家长会上下发给家长,带领家长一起理解、体会。这样一方面让家长知晓班规,理解、支持班级工作;另一方面使班规也成为家规,家长可以利用班规在家里约束、规范、教育孩子。对于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个问题,我会特别叮嘱家长:在家里不能过分宠爱孩子,致使孩子只考虑自己的存在,不顾他人的利益;也不能放任不管孩子,使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爱,而忽视给予别人爱,只对自己的事情关心 ;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对于已经表现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我会单独约谈家长,了解背景、成因,商量对策、方法。有的家长表示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众星捧月,现在不好扭转了。我就建议家长,当孩子在家里表现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帮忙教育引导孩子。曾有两位家长打电话向我求助过,结果不光当时的问题解决得很好,而且那两个学生因为我的那一次“电话教育”变得比以前懂事明理多了。

老师在学校给学生讲了好多道理不管用,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软硬兼施也无济于事。但是家长通过电话求助老师,老师电话教育学生就管用了。这就是家校联合的教育威力吧。一位家长肯在自己管教不了孩子的时候向老师求助,这本身也算对学校教育的配合。老师们习惯于在管不了学生的时候和学生说那句“请家长”,其实更应该告诉家长在他们管不了孩子的时候和孩子说一声“请老师”。

如果班里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不是个别,或者说班里总会因为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一些事端,我想“班会引导”这味良药就该及时添加到熬制的药汤里了。

我的做法一般都是抓住一个契机讲明班会背景,然后指定几个学生或者让学生毛遂自荐来设计班会方案。在学生设计班会方案的过程中我也会参与进来,帮助他们提炼班会主题,优化班会环节等等。当然大量的基础性工作需要设计者动员全班同学去做。他们需要从班里找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事例编成小品,写成相声;他们需要上网查阅资料弄清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危害、换位思考的意义来撰写演讲稿、辩论词等等。学生准备班会的过程已经是在接受教育了。通过召开这样的主题班会,一些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彻底感悟到了自己在班集体中不快乐的原因,也明白了自己给同学和班级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主题班会当中也必定会有一个环节为这样的同学指明出路,提供方法。这便是第三味良药——“班会引导”。

在“老班总结”这个环节我总会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下这样一句话“要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这句话首先是说给那些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的,希望他们也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同时也是说给班里其他同学的,希望他们能宽容、接纳班里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至少不要有意孤立、排斥他。在这里我其实已经悄悄引入了第四味良药——“集体教育”。

集体教育的实质是通过集体来影响、改变个体。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团结互助的班级风气、信任友善的同学关系、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都会对班级中个别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产生影响,引发改变。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暗中安排一些学生来影响、改变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集体教育”这味良药添加的时机、熬制的火候把握得好,再顽固不化的学生也能有所改变。

在整个熬制的过程中还有两味良药或早加或晚加,班主任要视情况灵活而定。这两味良药便是“表扬激励”和“挫折刺激”。

再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也会有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时候,班主任要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当众表扬他的这种言行、思想。在这种表扬的激励下,他就会经常性地做出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表现。慢慢地他也许就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了。

也有的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恰恰是因为从小到大受到的挫折太少了。家长宠着,周围的人顺着,致使他目中无人,惟我独尊。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让他经受挫折。一方面,当他因为自己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遭受到班里同学的冷落、排斥、打击的时候,班主任借安慰的机会好好剖析一下他的“咎由自取”;另一方面当他因为自己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给班级带来麻烦的时候,班主任要按照规章制度严肃批评处理。当然“挫折刺激”这味良药一定要把握好添加的时机和熬制的火候,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

“六味养心汤”是本人带班实践的一点总结,您若愿意,可以照方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