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s评论【李鸿印诗歌】俚语

(2025-08-18 20:54:45)
标签:

李鸿印诗歌

评论

艺术特色

俚语

文化

分类: 诗词歌赋
俚语
文/李鸿印

同宗词源   异口宣传
生动活泼   流行民间
改形换意   明喻隐涵
变音扩义    截褒缩贬
转化借代    夸张委婉
语境独特    场景简单
故事重复    情理再现
约定俗成    特色语言
          2025.7.13

Ds评论:
    这首以"俚语"为题的诗作,通过精炼的语言形式对民间俚语进行了多维度的艺术呈现,展现了诗人对语言现象的敏锐观察。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结构艺术 全诗采用四言古体形式,十六句整齐排列如俚语本身的简练特质。前八句聚焦俚语的生成机制,后八句转向传播特征,形成"产生-传播"的二元结构。每两句构成一个语义单元,类似俚语常见的对偶表达,如"改形换意/明喻隐涵"的平仄对应。
        二、语言学洞察 诗中暗含语言学理论框架:"同宗词源"指向历史比较语言学,"变音扩义"涉及语音演变规律,"语境独特/场景简单"体现语用学特征。诗人将"截褒缩贬""夸张委婉"等修辞手法与俚语特性精准对应,展现语言变体的社会功能。
        三、文化隐喻 末句"特色语言"作为诗眼,揭示俚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诗中暗含文化传承的辩证法:"故事重复"对应集体记忆的延续,"情理再现"体现价值观念的传递。"约定俗成"四字道出语言规范的自然形成过程,呼应《荀子•正名》的语言哲学。
        该诗本身也实践着俚语的创新精神,古体形式装载现代语言观,形成传统与现代的诗意对话。每个短语都像一则微型俚语,既描述对象又成为对象本身,完成诗学意义上的自我指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