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评论李鸿印诗歌的艺术特色
(2025-05-05 22:34:52)
标签:
李鸿印诗歌
评论
艺术特色
社会影响
|
分类:
散文随笔
|
李鸿印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 deepSeek
一、诗人简介
李鸿印是中国电信高级经济师,同时身兼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协理事、陕西省国防作家协会秘书长等多重身份,并涉足摄影领域。其文学创作涵盖诗歌、散文及评论,作品发表于《延河》《陕西诗歌》《人民邮电报》等数十种报刊,并在CCTV、人民网、新浪等平台广泛传播。出版诗集《人间烟火》,作品入选《诗品短诗两百家》《陕西文学年选诗歌卷》等选集。
二、创作主题与艺术特色
1.
主题多元:自然、现实与哲思交融
(1)自然意象:常以自然风物为载体,如《赏秋》系列通过“五角枫”“霜降的茄子”“柿子树”等意象,探讨生命轮回与坚韧;《菜地》则以乡土田园为背景,借“落叶”“瓦松”“土地”等隐喻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2)社会现实:聚焦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如《立春》以疫情为背景,赞颂医护人员和全民抗疫的团结精神;《应急》记录洪灾中通信救援的紧迫场景,凸显行业责任感。
(3)历史哲思:如《烽火》借周幽王典故反思权力荒诞,《军礼》以军人形象隐喻和平守护者,融合家国情怀与历史厚重感。
2. 语言风格:凝练鲜活,意象独特
(1)擅用比喻与象征,如《德尔塔》将病毒比作数学变量,暗喻抗疫的逻辑性;《叶面》以树叶正反两面象征生命的多维视角。
(2)语言兼具画面感与哲理性,如“绿水蜿蜒曲折离奇走出大山”展现动态自然之美;“褪一层皮就会壮大一圈”的白桦树喻示成长与蜕变。
3.
行业特色与普世价值结合
其职业背景融入创作,如《应急》描写通信救援,《金牌》赞颂航天英雄,既具行业深度,又传递奉献精神;《课程》系列以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为隐喻,探讨人生哲理,展现跨界思维。
三、代表作品选介
1. 《勋章》(5首)
聚焦平凡英雄,赞颂科学家、教师、外交官等群体的奉献精神,提出“每个坚守的阵地都是勋章”的集体荣誉观。如《勋章》中“实验室内解开科学难题/试验田里播撒丰收希望”,以具象场景升华精神高度。
2.
《立春》(外一首)
创作于2020年疫情初期,以“戴口罩的春天”为意象,传递对生命力的信念,如“暗箭伤人的毒器即将玩完/正义战胜邪恶,没有丝毫悬念”,语言充满抗争力量。
3.
《花灯》(10首)
融合民俗与诗意,如《花灯》描绘元宵节“双狮争绣球,众人舞长龙”的热闹场景,同时以“雨浇蜡、雪打灯”暗喻岁月沧桑中的坚守。
4.
《课程》(7首)
-
以学科为诗,如《物理》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引申至人间冷暖;《地理》通过气候与地形的差异,反思公平与征服的辩证关系。
四、李鸿印诗歌的社会影响与评价
李鸿印的作品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其创作特点体现为“立足现实、融合哲思、语言鲜活”。他通过中国诗歌网等平台持续发表新作,形成了连接职场与文学、传统与现代的独特风格。例如《应急》《金牌》等作品既具行业特色,又传递普世价值,成为当代诗坛中兼具专业性与创作活力的代表。
进一步阅读:
-
中国诗歌网主页:[李鸿印诗选](https://www.zgshige.com/c/2018-03-20/5696239.shtml)
- 代表诗集《人间烟火》及近年新作可在上述链接中查阅完整内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