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2010-01-14 20:50:4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海探航

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孩子读懂文章,在这过程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分析的能力,做出判断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课改后,没提分段概括段意,但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仍不能丢。不会分析概括,就读不懂课文,就抓不住重点;即使有所得,也所得无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悟、体验,忽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在概括时无重点,用读课文替代和概括太简约,不涉及课文要点的现象比比皆是。显然,我们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时方法的指导不够,训练得太少。要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一、从课题入手,学会概括

课文的题目,一般地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或者是主要人物,如《小摄影师》或者是主要事件,《一次成功的试验》。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对于记叙人物或事情的课文,我教他们想一想记叙的四要素是什么,再结合课题连成一句话。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学生思考:谁?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就很很容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埋下木匣,四年后,他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

二、抓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者叙述后再概括的写法,这样的写法体现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来教会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里生物多,海滩上贝壳多而美,海岛上鸟多。这些内容课文里有一句话概括了,那就是第一自然段里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就会根据中心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提炼练习概括

概括能力的训练是逻辑思维的训练,概括的过程是抽象概括能力的运用,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训练的过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使学生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首先要让他们对该段内的每句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具体理解,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内容概括为段意。如《秋天的雨》一课,要概括出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在学生体验了秋雨的美丽以后,让学生默读全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在学生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课文的开头和最后的自然段都不是写秋雨的某个方面,学生不易理解,老师要予适当讲解: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总结;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来写秋雨。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抓住重点能力和提炼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小学生概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