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点“过时”论(“批评”随感之二)

(2012-03-28 00:40:02)
标签:

当代文学

感悟随笔

思想

文化

文学/原创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常听一些人说,某某所持的文学评论观点是十九世纪的,早已“过时”了。

静下心来一想,今天的一些时髦理论明天就不过时了?如果照着他们的说法和逻辑,肯定,当下再“新”的理论到了明天也得“过时”呀。

再静下心来一想,文学理论或观点,它并不是食品,食品有一个保鲜期和保质期,过期就变坏了或者是作废了。成熟的文学理论(不是像文学工具论时期对文学进行歪曲解释的所谓“理论”一类),它是对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一个总结或概括,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或者历久弥新。

比如,“诗可以怨”,初见于《论语·阳货》,孔子说的,距今两千多年了,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之一,它在今天过时了吗?

用一种理论评析一部作品,主要的应该看它分析得是不是中肯恰切,而不是看这个理论是不是今天时兴的或时髦的。

文学理论或观点,只有使用得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而没有新或旧的问题。一个理论或观点,百年以后千年以后还被人提起,反而说明它很有生命力,真正具有理论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