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智的秦岭(原创)

(2010-01-07 20:04:32)
标签:

感悟随笔

旅游

美图

文学/原创

生活

文化

分类: 文艺评论

http://s3/bmiddle/4cb5eec1x7c92188ea062&690

空山新雨后。太白山黄柏原

——观八集电视专题片《大秦岭》随感

 

秦岭,是我身边的山,读过多遍,入过多次,似乎都没有电视这种现代表现手段,能让人领略到如此丰富的形态和内涵。八集电视专题片《大秦岭》,以电视手段和高科技手法,画面、音乐、语言结合,全方位地展示秦岭,表现秦岭,让人重新感受了一回秦岭,重新认识了一回秦岭。《大秦岭》,大秦岭,秦岭之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座山,一个山系。山容万象,有容乃大。

《大秦岭》展示、表现秦岭,视野宏阔,因而山容万象。这里的秦岭已不仅仅是一座自然的山脉,它是岁月的表征,历史的见证,它与大秦更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紧密相关,古与今在这里相联,今与昔在这里贯通,所以它又是一部历史巨著和文化杰作。商鞅变法,中华一统,孙思邈与《千金方》,老子与楼观台,王维隐居,玄奘西行……演示的是周秦历史,表现的是汉唐文化,却都由秦岭这座大山孕育,与秦岭这座大山相关。

《大秦岭》也是知识和思考的秦岭。秦岭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也这里得以充分展示。朱鹮,熊猫,这些珍稀动物生存的家园正是秦岭。看是一座山,却不仅仅是山,它还孕育着上百条的河流。在秦岭的南麓和北麓,分别流淌着上百条大小河流。其中,北麓河流最终被渭河一网收尽送给了黄河,而南麓的河流又被汉江总揽一身交给了长江。而中国最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江和丹江水北流,也正是在这里实施。秦岭历经沧桑,它的森林植被和生物资源,它从古至今所经历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启示着我们思考更多的关于人类今天和明天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

《大秦岭》在对山容万象的宏阔展示中,也在表现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也有问道与寻道。鸠摩罗什与草堂寺,玄奘与大雁塔,佛骨舍利与法门寺,展示的是佛教文化;老子与楼观台,展示的是道家文化。佛与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方面。鉴真东渡,是弘扬佛法。古人如彼,今人若何?不由不让人问道与寻道。若说有遗憾,《大秦岭》表现了秦岭的佛、道文化,却漏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人的主流思想。但在一般人的印象和概念中,秦地似乎只有上述佛、道文化胜地,却不知儒家文化在这里也有重镇。中国的书院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最早都出现于陕西,眉县横渠的张载更是中国大儒,他不仅是北宋时期的大哲学家、理学家、关学创始人,他的关于“和”的哲学思想,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高峰和里程碑,影响深远,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和谐”理念,与张载思想大有关系。对陕西儒家和儒学的轻视或无视,是《大秦岭》的盲点,也是当今许多文化制作人的盲点。

我们看千山万山,所有大山的山峰都有一个显明的朝向性姿态:万山朝宗。《大秦岭》有一段解说词概括得极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而且还是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缔造和分隔者。正因为它庞大而绵长的身躯阻断了南北气流,才有了南雨北雪、南船北马以及南方的阴柔与北方的豪放等等人文差异与文化的多样。秦岭也不仅仅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它还是长江黄河最大支流,汉江和渭河的发源所在。是汉江和渭河把秦岭南北的色彩与气质引向了整个国家版图。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秦岭又是南北方特性资源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境内的众多名山大川中,能够统揽南北方迥异风采于一身,所谓马头看桃花,马尾扫风雪的山脉唯有秦岭。这段解说词说得颇有道理,由此,我们也许会感到秦岭之为山,它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气象,颇具万山之宗之气概。

《大秦岭》展示的是秦岭,宣传的是陕西。由于多种原因的误导,很多没有到过陕西的外地人常误以为陕西就是一个沙尘漫漫的黄土高坡,或者仅凭对古长安的读书印象,以为陕西就是一脉山——终南山,一座城——长安城,一条水——渭水,一个原——关中平原。《大秦岭》给我们展示的陕西是千山万水百城的陕西,让人在领略秦岭风姿的同时,也让人更多地了解了陕西。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秦岭之大,不仅在于它是山,中国的父亲山,大仁大德,也蕴蓄了上百条水。由此再看秦岭,是大仁的,亦是大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