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京都-2

标签:
金阁寺银阁寺哲学之道南禅寺大德寺 |
分类: 阿布在路上 |
南禅寺日本最重要的禅宗寺院。起初这儿是龟山天皇的离宫,1291年天皇死后改作寺院。15世纪毁于战乱,寺内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7世纪。寺内模仿罗马输水道的水路阁是明治时期为了引琵琶湖的水而建。古刹中的罗马风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落花时节的哲学之道,最美的是道边的水渠。这会儿走这条小径的有赏花人也有凹造型的,一光头老外一脸寂落地走在穿着和服捧着相机的姑娘中间,手里夹了本厚厚的书,书皮上赫然大大的Philosophy……
哲学之道的另一头就在银阁寺,足利义建造只是也是希望用银箔装饰整个外墙,只是还未实施他就死了。银阁寺的庭院清幽美丽,排队游览隔着围栏观赏山水池塘松林苔藓总是不能尽兴。山风太大,阳光总也不能照暖手脚,金阁寺今儿是去不成了。
昨天在京都的仲春里冻成了狗,早起望着满室的阳光竟是不晓得穿啥好了。一昼夜的大风吹落无数残花,那个横着走的美人你是来葬花的吗?这两天京都街头常见三三两两穿着和服的日本姑娘,偶有金发的高大洋妞裹着和服迈着碎步令人忍俊不已。装扮好的中国姑娘韩国姑娘远远望着也是美丽端庄,看多了才会从一颦一笑间露出些端倪。昨儿在四条,八坂神宫附近见一对年轻人一个英俊挺拔一个粉雕玉琢,刚想赞真是一对壁人,忽然耳边传来轻斥“等一会儿”……没头脑笑弯了腰。
金阁寺以供奉释迦摩尼佛骨舍利的舍利殿“金阁”闻名于世,是日本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原是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他死后其子将山庄改成禅院。大部分建筑毁于1397年,1950年因一个年轻僧人自焚再次被烧毁。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就是以此为背景的。朝阳里金碧辉煌的楼阁熠熠生辉,到了正午一定如老早北京电影制片厂那个天安门厂标一样金光四射了。一定是落雪时节落日熔金,才能衬得这贴满金箔的楼阁最是美妙。按照三岛由纪夫的说法,金阁之美并不在于木梁与金箔,不在于建筑本身,而是它弥散出去的力量,镜湖里倒映的金阁,金阁映射的光芒。。。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中”虽然今天阳光明媚,大德寺依旧令人想起这样的诗句。
大德寺内的小寺黄梅院源于织田信长为其亡父祈祷冥福命奉承秀吉于1562年建造的小庵。院中千利休按丰臣秀吉要求所造的枯山水式直中庭满是禅意。黄梅院的修缮扰了龙源院的宁静……